冬季大棚草莓自然授粉易产生各种畸形果,影响产量和品质。2014年,梁平县豪锌养蜂专业合作社在梁山、金带、仁贤、新盛等镇试验使用蜜蜂进行辅助授粉,耗低效宏。表现在一是产量增加幅度大,约增加25~45%;二是质量提高明显,草莓果型美观,品质好,畸形果约为不用蜜蜂辅助授粉的22%;三是效益高,由于上市时机适宜(当年12月下旬),每斤可售价35元,消费者自己到棚内采摘每斤50元。其主要做法是
1、培育新蜂王,繁殖蜂群。要使蜜蜂冬季不休息,使蜜蜂在当年11月到第二年3月底正常工作,须在当年8月10号左右培育新王,保证8月底或9月初繁育至2-3框蜂,11月底达到4框蜂,蜜蜂总量1.8万只以上。如果使用老王,在11月至次年的3月,产仔能力下降,保持不了蜂群的群势,蜂群数量下降,最后没有蜂。
2、治螨。从授粉预备群做起,即在新王产蛋7天内抓紧治1至2次蜂螨。新王产仔能力强,可断子治螨。
3、配置蜂群。一般每300平方米大棚配置两框蜂(5000只以上),或1株草莓1只蜂。
4、建立适应大棚的蜂群。蜂群刚进大棚,出勤工蜂不习惯大棚的限制,在大棚内横冲直撞,易损失出勤工蜂。20天后幼工蜂出房,慢慢适应环境,一月后能恢复授粉功能。
5、精心饲喂。饲养量以蜜蜂能正常传粉为准,可每3-5天奖励饲喂一次,用1:0.5比例将白糖和白开水混合,冷却后每群意蜂0.75公斤白糖水饲喂,促使蜂王产仔,使蜂群处于较兴旺的状态,出巢飞行活跃。
6、注意观察。一是棚内蜜蜂是否访花。如果蜂群缺粉,还要适当补喂花粉。二是对粪便的观察,蜜蜂正常粪便为条条粪便,约0.5厘米长。如果是点滴清粪便,蜜蜂有肠道疾病,需及时治疗。
7、掌握温度。棚内温度须达到15度以上,蜜蜂方可飞行,访花。如果温度较低,要适当保温。
8、巧用药品。棚内尽量不要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必须在使用允许使用药物时,可以下午4点钟进行,把蜂箱搬出大棚,隔3~4天的上午把蜂群搬进大棚,并放在同一地点。
9
、加强授粉结束后的蜂群管理。经历4个月的低温逆境授粉活动,蜂群群势已非常弱,养蜂人员应开展“抢救”活动,主要措施是:一是更换新王,二是合并蜂群,三是治螨,四是奖励饲喂,促进繁殖健康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