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抓好晚稻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9月7日是白露节季,进入白露节后,早、晚雾大、露重,温、湿度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希望各镇、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和广大农户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施药防治各种病虫害,确保晚稻增产丰收。
1、第六代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据调查,田间幼虫高60头/百丛,低0,平均28头/百丛,希望广大群众加强田间检查,注意该虫发生动态,实行达标防治,孕穗抽穗期幼虫量≥30头/百丛时应立即施药防治;预计中后期将达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5~4.0万亩。
2、第六代稻飞虱发生动态:据我站近期在石龙、马坪等乡镇调查,稻飞虱田间混合种群虫口密度高的750头/百丛,低50头/百丛,平均390头/百丛;预计第六代稻飞虱为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5~4.0万亩;防治适期在9月中旬。晚稻中后期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为害,加上后期南迁稻飞虱虫源的迁入,晚稻后期稻飞虱有暴发成灾的可能,希望广大农户加强田间检查,当田间虫口密度达500头/百丛时应及时施药防治。
3、三化螟、二化螟:
三化螟:轻发生,结合防治二化螟时兼治。二化螟:发生程度:预计达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5~4.0万亩,主要为害早、中熟品种(组合)形成白穗或枯孕穗,施药防治最佳时期在大胎末期至大胎破口初期。
防治适期:9月19日-10月2日
4、稻穗瘟:前期叶瘟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平均病叶率2.5%,平均病指0.45,残留一定的病原菌,晚稻中、后期早、晚雾大露重,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稻穗瘟的发生、流行,加上常规优质稻等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预计后期穗瘟将达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2(3级)),发生面积6.0~6.5万亩,病害流行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
5、水稻纹枯病:分蘖后期禾苗浓绿,田间荫蔽,湿度大,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纹枯病已进入发病始盛期,据我站田间调查,病丛率高的28%,低0,平均15.5%。预计晚稻后期纹枯病将达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7.0~8.0万亩。病害流行盛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希望各农户加强田间检查,当田间病丛率达15%时应及时施药防治。
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据我站近期面上普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开始发生,晚稻中后期属台风季节,预计晚稻中后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将达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5~4.0万亩,病害流行期在9月中旬末至10月上旬,希望广大农户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做好该病防治工作。
7:稻曲病:又称黑穗病,是晚稻穗期主要病害之一,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结合防治稻穗瘟施药,破口抽穗前5-7天施一次药,破口抽穗期或齐穗期再施一次药,确保防治效果。
8、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目前已零星发病,轻发生。
9、鼠害:高杆、重晒田已遭鼠害,希望广大群众积极投药灭鼠。
生产建议
1、加强晚稻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合理施用攻胎、攻穗肥,防止禾苗早衰,提高水稻本身抗病能力。
2、加强田间检查,根据各种病虫发生实况,掌握用药时间和方法,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或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掌握在害虫低龄期及时施药防治。
3、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昆虫性信息素等诱杀害虫、毒饵站灭鼠技术。
4、实行达标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防治方法
1、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康宽、稻丰散、毒死蜱、阿维菌素及复配剂、Bt粉等按常规用量兑水50-60公斤喷雾。
2、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嗪、醚菊酯、吡虫啉、敌敌畏等按常规用量兑水50-60公斤喷雾。施药时田中保持3㎝水层,增加防治效果。
3、防治水稻二化螟兼治三化螟:在防治适期内,掌握禾苗先大胎破口先施药,后大胎破口后施药的原则;药剂可任选一种,兑水60公斤喷雾。①氯虫苯甲酰胺10-15毫升/亩;②氟虫双酰胺15-20克/亩;③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亩;④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亩;⑤1%甲氨基阿维菌素15-20毫升∕亩。
4、防治稻穗瘟兼治稻曲病:抽穗前5-7天施一次药,在始穗或齐穗期再施一次药,可选用75%丰登WP、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稻瘟灵、丙环唑等按说明用量兑水50-60公斤喷雾。
5、防治水稻纹枯病:可用申嗪霉素、井岗霉素A、噻呋酰胺、氟环唑、己唑醇、戊唑醇等按说明用量兑水50-60公斤喷雾。
6、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可选用龙克菌、叶青双、消菌灵、植保灵等按说明用量兑水50-60公斤喷雾。
7、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田间检查时发现有明显矮化症状、不能拔节的植株,及时把它拔除或踩入泥中,减少田间毒源,发病田块用宁南霉素加磷酸二氢钾加芸苔素和防治稻飞虱的药剂混合喷施。
8、灭鼠用敌鼠钠盐、杀鼠迷等按说明用量进行配制投放或用成品杀它仗(0.005%氟鼠灵毒饵)、溴鼠灵等进行投放灭鼠。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勿乱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创建“美丽乡村.清洁田园”有你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