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虫发生动态
1、第6代稻纵卷叶螟:时至今日,灯下未观测到外来虫源迁飞入侵,将今年第6代发生程度调低一个档次,即为1(2)级[即为轻(局部中等偏轻)]程度发生,低龄幼虫(1-3龄)高峰期为9月中旬末至下旬中(9月18日-24日)。由于受虫源、品种、栽培和前期防治等因素影响,各稻区间或同一稻区不同田块间发生程度都将有较大差别,全县发生面积预计为2-4万亩。
2、第6代稻飞虱:9月上旬以来,灯下和田间也未观测到有稻飞虱迁入的迹象,一般田块成(若)虫维持在30-70头/百丛之间,最高虫量500-700头/亩。田间无明显的高峰期。预计第6代稻飞虱发生程度将为1(2)级[轻(局部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预计为2-4万亩左右。
3、第4代水稻钻蛀类水稻螟:我县发生水稻钻蛀类螟虫主要是三化螟、大螟、二化螟。综合其上代虫源发育进度及气候等各方面因素,预计我县今年第4代水稻钻蛀类螟各虫态发生期如下:
螟蛾高峰期:9/17—22日;
螟蛾盛末期:9/23—28日;
蚁螟始盛期:9/20—24日;
蚁螟高峰期:9/25—29日;
蚁螟盛末期:10/1—6日。
发生量预计将为1(2)级[轻(局部中等偏轻)]程度发生,主要为害9月下旬中至10月上旬中大胎破口抽穗的田块;发生面积约3-4万亩。
4、稻穗瘟和稻曲病:
①稻瘟病:9月中旬中调查二塘大林、四通局部发生稻叶瘟的个别田块病丛率高的有9.8%,病叶率达3.3%。由于历史发生老病区残留病原菌较多,山区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稻穗瘟的发生,预计1(3)级[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为0.3-0.5万亩。
②稻曲病: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俗称豆豉谷;在抽穗至灌浆初期田间露水多湿度大条件下易发病。
二、防治工作意见
1、加强田间检查,需结合各自田块具体情况,掌握用药时间和方法,达标施药防治。当前对应病虫防治指标是:
①稲纵卷叶螟:低龄幼虫≥30头/百丛。
②稻飞虱:混合虫口≥500头/百丛。
③钻心类螟虫:螟卵盛孵期间,即9月下旬初至10月上旬中大胎至破口抽穗的田块为重点防治对象田,需加强螟卵密度调查,对钻心虫卵量达100块/亩以上的田块做好防治工作,先破口先用药、后破口后用药的原则。
④纹枯病:在适度做好露晒田的基础上对病丛率达10%以上的田块及时施药防治。
⑤稻穗瘟:对种植抗病性较弱的品种前期发生过稻叶瘟或历年发生稻瘟病病原菌的老病区,在水稻始穗期和齐穗期需要做好防控工作。
2、防治用药:
①防治稻纵卷叶螟、钻蛀类螟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或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等对口药剂兑水喷杀。
②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吡虫啉、噻嗪酮、醚菊酯、烯啶虫胺等对口药剂兑水喷杀。
③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井岗霉素、多抗霉素、肟菌·戊唑醇、多菌灵(注:肟菌·戊唑醇、多菌灵可兼治稻曲病)等药剂防治。
④防治稻瘟病可选用咪鲜胺、春雷霉素、三环唑等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