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贵州
 
推荐:
字体选择:
 
贵州贵阳清镇:“扫黄打非”固基层治理 文明实践强精神引领
日期:2019-12-13 12:38 作者:李锦明 来源:清镇市融媒体中心
 
下载文件:  

  近年来,清镇市红枫湖镇白泥田村因地制宜,将“扫黄打非”作为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综合治理、乡村振兴同步小康等工作相融合,形成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让“扫黄打非”工作深植乡村管理,真正扎根农村基层,白泥田村也因此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白泥田村地处红枫湖核心水源保护区,距离清镇城区三公里,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白泥田村的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口的占比也相对较多。“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较偏远农村地区更为优越,村民的思想也比较活跃,接受外界生活资讯和生活方式的渠道也比较丰富。”清镇市红枫湖镇白泥田村第一书记吴波说。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强基层文化阵地,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白泥田村在贵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及清镇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以开展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为契机,在全村掀起了文化建设的热潮。

  为有序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白泥田村健全体制机制,在人员、财物及场所上予以组织保障。在村级层面,由村“扫黄打非”联络站负责人牵头,将巡查工作融入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工作中,每月采取日常巡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对村里的集市、校园周边进行巡查。将辖区的6个村民组设置为小网格,分别由24位村民担任网格监督员,重点对出租民房以及游商兜售进行管控,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村级“扫黄打非”大网格。

  今年以来,白泥田村“扫黄打非”队伍共开展巡查11次,出动巡查人员74人次。市县两级文化执法部门在该村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治理行动6次,查缴非法音像制品1200余张,形成声势浩大的警示教育氛围,有力震慑了潜在的违法行为。

  采访中,清镇市红枫湖镇白泥田村第一书记吴波还向记者介绍到,开展扫黄打非系列行动,其实是一种破和立的关系,通过破,让老百姓知晓哪些是不良的文化产品,哪些是不应该看的文化垃圾。从立的角度来讲,就是积极地为老百姓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他们愿意参与的文化生活方式。

  在今年夏天白泥田村村民组织的一场文艺活动中,来自贵阳市、红枫湖镇及白泥田村多支文艺表演队伍通过相声、快板、舞蹈、独唱等表演形式为村民奉献了“文化大餐”,寓教于乐宣传社会正能量。

  与此同时,在白泥田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爱国影片放映、珍贵历史图片展、文化公益培训等活动轮番推出;“扫黄打非”知识讲座、舞蹈排练、软笔书法培训受到了村民的青睐;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走进美术馆、博物馆,领略艺术魅力,感受社会温暖,这些文化产品的精准有效供给,筑牢了村民弘扬先进、抵御低俗的思想防线,也从根本上巩固了白泥村“扫黄打非”工作成效。

  相关链接
2017-06-06
2017-04-02
2015-07-16
2019-06-26
2017-01-03
2017-09-14
  最近浏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