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创办春田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6年成功注册商标“真金稻”,李迎春只用了4年时间,而实现自己的乡村创业梦想,她却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1980年出生的李迎春是个地道的农村娃,2001年从四平农业工程学校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带着学到的知识,怀踹着梦想回到农村创业。她种过香瓜,经营过农资,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多年之后,她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种植,是农业的发展方向,有着美好的前景。
2012年,李迎春与一批和她一样有着有机农业情怀的人合作,成立了春田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几经周折他们选定了位于长岭县腰井子村北7公里处一片1250公顷的盐碱地。这片土地方圆50公里没有工厂,远离生活区,正好适合发展有机农业。他们在茫茫盐碱地上一干就是3年,先后种植葵花、玉米、绿豆等杂粮杂豆,然而由于产量不高,年年赔钱,不少合伙人都选择了退出,家人也有了反对声音,但她一直信心坚定。通过与当地有经验的庄稼老把式探讨,向农业专家请教,她得出结论是,这片土地适合有机水稻种植。于是,他们斥资对这片土地进行了改造,结合本地各类优势使用客土、盐碱地改良剂、有机肥、生物菌肥、酵素等方法,治理效果非常显著。同时,他们又重新改造电路,增加水井,挖掘进排水沟渠、蓄水池,田间道路也都铺上了砂石。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努力,1250公顷盐碱地全部变成绿洲,春天稻苗茵茵,秋天稻浪滚滚,盐碱地里炼出了“真金”。他们注册的“真金稻”大米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在线上和线下都卖出了好价钱。春田合作社被松原市认定为“绿色农业示范基地”。2016年,“真金稻”大米取得了有机、绿色产品认证,制定并备案了大米弱碱企业标准。
今年6月,李迎春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外办组织的赴德国学习考察,在德国卡赛尔大学进行了为期12天的学习。在学习期间,她参观了有机生态田间管理。通过学习,她了解到德国农业机械发达,有机农业发展起步早、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社会团体热情高,对有机食品抱有情怀,百姓认为消费有机食品是一种荣耀,是对有机农业的一种奉献,德国有机认证标准完全高于欧盟有机认证标准。
通过学习,她坚定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决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我国有机农业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同样生产有机农产品,与德国相比,春田合作社更注重传统农耕,很少使用机械。他们施用有机肥、有机农药、人工插秧、人工除草、人工收割,用人力代替机械,主要是减少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从选种开始每一步都按照有机农业种植标准执行,从全程种植环节把控,每个环节都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李迎春告诉记者,春田合作社的目标是铸造有机、绿色、弱碱农产品标杆企业,让百姓都能吃上放心农产品,让春田农产品走进国际市场。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一二三产融合道路,创新经营模式,采用互联网+农业、区域服务平台等模式参与建设生态绿色松原。以“吉林西部大粮仓、天然弱碱真金稻”为目标,建设以粗深加工、存储、包装、物流、电子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生产加工园区。完善物联网和互联网建设,带动合作社员及周边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