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全国信息联播>吉林
 
推荐:
字体选择:
 
白城“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 注重全面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创新区
日期:2022-07-12 作者: 来源:白城日报
 
下载文件:  
  《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年)》,根据《中共白城市委关于制定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白城开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城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让读者进一步了解白城市“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乃至更长远战略构想,本报对《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年)》内容进行解读。
  紧扣“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总要求,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落实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生产能力,聚焦要素挖潜,扩产提质增效,提高粮食单产能力,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打造吉林省粮食增产的主战场。
  坚持整地增粮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
  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地,扩大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探索适合白城的黑土地保护新模式。
  到2025年,新建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新建5个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
  坚持科技兴粮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转化体系。
  加大特色农作物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加工产品开发、生态模式示范等技术攻关。
  依托白城农科院,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高科技含量,保证种质安全,建设杂粮杂豆良种繁育基地,推广燕麦等优质品种转化应用。
  集成推广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增产增效技术,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整乡推进玉米保护性耕作,严密防控重大病虫害。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创建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到2025年,全市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600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2%以上。
  坚持以水保粮
  实施灌区末系改造,打通入田到户“最后一公里”。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打造全省旱作节水农业先行区。
  推进抗旱水源井“柴改电”工程,提高旱田有效灌溉能力。
  到2025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10亿斤。
  相关链接
2022-07-11
2022-07-11
2022-07-11
2022-07-08
2022-07-06
2022-07-06
  最近浏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