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蒲江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全民参与”工作思路,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流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构建农商文旅发展新格局,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
(一)以形态为基,塑造新场景。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充分运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腾退等盘活利用闲置土地资源,结合点状供地、租用农户旧房原址翻新等,以“聚集小项目、培育精业态”模式,逐步形成大景区。以政府性投资引领,村集体专合社参与,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不断完善旅游景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成旅游环线138公里、绿道300公里,串联成佳茶乡、樱桃山等A级景区5个以及特色景区景点20个。全域打造“最美乡村”,全新营造“美食+文创”的铁牛水乡、“陶艺+文创”的明月国际陶艺村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场景。铁牛村屡受央视青睐,明月村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入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候选名单。蒲江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二)以生态为本,布局新产业。精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设立项目扶持专项资金,引进鹤山溪谷、云溪茶谷等10个重大农商文旅项目实现投资40亿元,结合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梳理盘活撤并乡镇遗留闲置资产,引入“云顶水乡”、远家田园综合体等精品休闲农业项目;以采茶节、樱桃节、猕猴桃节等节会活动为载体,着力发展美食经济、节会经济、夜间经济,持续激发消费活力,近三年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年均增长45%。“云顶水乡”模式被列入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典型案例。建设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将布局郊野办公空间和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旅游发展新动能。
(三)以人才为要,汇聚新村民。促进“新村民安家”,强化“人才+项目”引领,制定“1+8”人才激励政策,从人才就医、子女就学、政策奖励、投资帮扶等全方位护航人才来蒲发展,吸引300余名有影响力、有创造力、有情怀的“新村民”和22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首席顾问,积极投身、共同参与蒲江乡村旅游建设;带动“老村民回家”,搭建霖雨讲堂、明月讲堂等培训载体,实现新村民“传帮带”,老村民就地创业,从县域金融行业派驻6名乡村振兴金融助理,积极协调解决村民创业发展金融问题,近三年带动村民收入年均增长1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逐年增加,蒲江农商文旅人才引培工作被央视报道。
(四)以信仰为魂,融入新颜色。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充分发挥西来镇铜鼓村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示范村”名片效应,以成都解放战役红色历史为源动力,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潜能,推动建设“一馆一基地”,打造红色旅游精品项目;以生态资源禀赋为支撑,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内涵品质,打造青山铁牛旅游环线,拓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半径;以古镇文化资源为脉络,拓展消费空间,形成集红色旅游、古镇消费、生态康养、培训研学为一体的“红色、古色、绿色”三色交融的特色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