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区大部墒情适宜 江南华南墒情过多
据近期土壤墒情监测结果,全国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利于冬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陕西渭北墒情不足,因墒因苗抓好分类管理。东北西部降水偏少,发生春旱几率较大。南方四川南部、云南西部部分地区墒情不足,局地干旱,应做好覆盖保墒,应灌尽灌。江南西南部、华南中部和北部、西南东部降水偏多,墒情过多,局地渍涝,应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渍。
一、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因墒因苗抓好分类管理
大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65%-90%,墒情适宜,好于去年同期,利于冬小麦春季返青。陕西渭北土壤相对含水量50%-68%,墒情不足。目前,华北和黄淮东部正出现10-25mm大范围降水,将进一步补充土壤水分。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墒情状况,抓好麦田分类管理。本轮降水后,黄淮南部前期土壤含水量偏高地块,可利用晴好天气进行中耕划锄,提高土壤通透性;局地出现积水的地块,应清沟理墒,及时排水。西北墒情不足的水浇地,选择日均温度3℃以上的晴天中午进行小水细灌,亩灌水量20-30m3,确保当日下渗。弱苗田块结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抗旱抗逆制剂等,促苗转化升级。墒情不足的旱地麦田要积极采取镇压保墒措施,一般在气温5℃以上的午后、表土解冻后进行,以免造成麦苗机械损伤。适时喷施叶面肥,增强作物抗旱防冻能力。
二、东北西部降水偏少,发生春旱几率较大
去年9月以来,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降水较常年偏少2-5成,据气象预报,2月中下旬降水仍偏少,如果后期持续降水偏少,发生春旱几率较大。应提前做好抗旱物资准备,大力推广坐水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抗旱保苗。
三、西南局部墒情不足,做好灌溉和覆盖保墒
四川南部、云南西部部分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墒情不足,局地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5%,出现干旱。据气象预报,2月中下旬降水仍偏少,应加强在地作物水肥管理,墒情不足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进行灌溉,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应采取覆盖保墒等措施。
四、江南华南西南东部墒情过多,应及时清沟理墒
江南西南部、华南中北部、西南东部土壤相对含水量超过90%,墒情过多,局部低洼地块积水,出现渍涝。据气象预测,近期江南中南部、华南将出现40-80mm降雨,局地可超过100mm,2月下旬降水仍偏多,部分地区出现倒春寒及较长梅雨季可能性较大。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油菜、蔬菜、果树等地块应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渍。设施蔬菜做好温光管理,出现连阴雨天时,夜间或傍晚适当补光。采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切忌大水漫灌。指导农民朋友在下地时增强防疫意识,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