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气象条件利于北方秋收秋种 低温阴雨寡照影响南方农业生产
11月应做好秋种作物田间管理 江南华南及时收晒晚稻
摘要:10月,全国秋收秋种处于大范围开展阶段,秋收区大部气象条件总体利于作物灌浆成熟及收晒,秋播区大部天气和土壤条件适宜冬小麦和油菜播种出苗。东北地区大部光温正常、降水偏少,利于秋收晾晒存储。西北、华北、黄淮大部多晴少雨,利于秋收秋种。江南中东部、江淮大部和华南大部气象条件接近常年,利于农业生产。江南西部、江汉大部和西南地区东部多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利秋收秋种和油菜播栽;湖南晚稻灌浆遭受低温不利影响,广西北部晚稻遭受阶段寒露风天气;台风影响华南沿海部分地区农林渔业生产。
预计11月,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中南气温偏高,多晴好天气对秋粮晾晒储存、秋整地及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有利;东北地区北部降水偏多,不利于秋粮晾晒储存。新疆中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牧区可能出现雪灾。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需密切关注河北、山东、河南东部等地麦田墒情变化,适时灌溉,确保冬小麦苗期生长和冬前形成壮苗。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少,利于秋收作业和秋播作物生长。华南大部气温偏低,中部和南部降水偏多,可能对晚稻收晒略有不利。西南地区大部水热条件基本利于冬小麦播种和油菜生长。
1、天气气候概况
10月,全国大部农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1~2℃,其中内蒙古中西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东部、湖南中西部、广西中西部等地偏低1~2℃(图1)。东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大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华南西部等地降水量为25~100毫米,部分地区达100~200毫米(图2);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仅西北地区东南部、东北地区北部部分地区、江汉、华南西部等地降水偏多3成至2倍(图3)。全国大部日照接近常年,其中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大部、黄淮中西部、江汉大部、江南西部、华南西部大部偏少3~9成(图4)。
图1 10月全国气温距平
图2 10月全国降水量
图3 10月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
图4 10月全国日照距平百分率
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0.3℃,比上年同期偏低0.8℃,比常年同期偏高0.1℃(图5);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8.3毫米,较上年同期偏少7.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5毫米(图6);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195.9小时,较上年同期偏多3.9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6.4小时(图7)。
图5 1981-2020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
图6 1981-2020年10月全国平均降水量
图7 1981-2020年10月全国平均日照时数
2、农业气象监测评估
2.1作物生长定量评估
2.1.1棉花
棉花播种至10月,各主产省≥10℃积温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少7~163 ℃·d,其中湖北和天津偏少最多(图8);与常年同期相比,各主产省均偏多,偏多范围为48~268℃·d。
图8 棉花主产省播种以来≥10℃积温图
全国棉花气候适宜度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0上旬和中旬气候适宜度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下旬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图9);4月中旬以来平均气候适宜度高于上年,低于近五年平均。
图9 全国棉花气候适宜度变化
2.1.2晚稻
晚稻播种至10月,各主产省≥10℃积温与上年同期相比,除海南偏多外,其余主产省偏少12~138℃·d;与常年同期相比,湖南和广西偏少外,其余主产省偏多35~133℃·d(图10)。
图10 晚稻主产省播种以来≥10℃积温图
图11 全国晚稻气候适宜度变化
全国晚稻气候适宜度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0月上中旬气候适宜度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下旬高于上年低于近五年平均(图11);6月下旬以来平均气候适宜度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
2.2区域农业气象条件影响评估
东北地区大部光温正常、降水偏少,利于秋收晾晒存储。10月,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大部站点初霜日期较常年偏晚,日照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大部降水偏少,无降水日数普遍为15~24天,利于作物籽粒脱水、收获、晾晒存储以及秋整地;黑龙江东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农田土壤过湿,不利作物收获。21日,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对秋收作业、粮食储运、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
西北、华北、黄淮大部多晴少雨,利于秋收秋种。西北、华北、黄淮大部时段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利于秋收晾晒、棉花吐絮采摘,收获进度同比偏快;大部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趁墒顺利播种和出苗。甘肃南部和陕西中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降水日数较常年偏多4~7天,对秋收作物晾晒和存储略有不利影响;但降雨量普遍有25~100毫米,利于土壤增墒蓄墒和冬小麦趁墒播种。河北南部、山东南部和河南北部自9月中旬以来降水偏少5~8成,部分地块墒情偏差,对冬小麦播种出苗不利。
江南西部、江汉大部多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利秋收秋种和晚稻灌浆;广西北部出现阶段寒露风天气,台风影响华南沿海部分地区农林渔业生产。江南中东部、江淮大部和华南大部光温接近常年,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气象条件基本利于水稻产量形成和成熟收晒以及江南中东部、江淮大部棉花裂铃吐絮和油菜播种移栽。但江南西部、江汉大部阴雨日数达10~20天,较常年偏多4~7天,气温偏低1~2℃,日照偏少3~8成,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3成至2倍,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于一季稻等灌浆成熟和收获晾晒,对棉花收晒以及油菜播栽和幼苗健壮生长不利。上中旬,湖南出现两段持续低温天气,灌浆期晚稻遭受较明显不利影响;广西北部出现阶段寒露风天气过程,对抽穗扬花期和灌浆初期的晚稻有不利影响,抽穗速度减慢、空秕率增加。中下旬,受台风“浪卡”、“沙德尔”和“莫拉菲”影响,华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风天气,造成部分农田受淹、林果枝干折断等,但台风给华南南部和西部带来较明显降水,对农业蓄水有利。
西南地区东部持续阴雨寡照,不利秋收和油菜培育壮苗。西南地区东部大部雨日有10~20天,日照偏少3~9成,气温偏低,不利一季稻、玉米灌浆成熟和收获晾晒,部分地区收获进度缓慢;低温阴雨寡照导致部分地区土壤持续过湿,不利于油菜等作物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及油菜移栽作业。云南大部光热条件较好,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基本利于秋收秋种的顺利开展。
3、11月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影响预估
预计11月份,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中南气温偏高0.5~2℃,降水偏少,多晴好天气对秋粮晾晒储存、秋整地及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有利;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降水偏多,对秋粮晾晒储存、秋整地不利。新疆中北部气温偏低1~3℃、降水偏多2~5成,牧区可能出现雪灾。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0.5~2℃,降水偏少,其中河北、山东、河南东部、苏皖两省淮北地区降水偏少2~5成,各地要密切关注麦田土壤墒情,适时灌溉,确保冬小麦苗期生长和冬前形成壮苗。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或正常,利于秋收作业和秋播作物生长。华南大部气温偏低,中部和南部降水偏多,可能对晚稻收晒略有不利。西南地区大部农区降水接近常年,气温正常或偏高,气象条件基本利于冬小麦播种和油菜生长;云南西部气温偏高1~2℃、降水偏少2~5成,不利于农业蓄水,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土壤缺墒。
建议:
北方牧区和设施农业区要做好棚舍加固,防范雪灾和冻害。北方牧区和设施农业区要做好棚舍加固和保温工作,牧区还要做好饲料储备、转场等工作。东北地区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信息,及时开展秋整地,适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粮食被雨淋、雪压造成损失。
北方冬麦区要做好田间管理,促进形成壮苗。各地要密切关注降水和墒情变化,加强苗期管理,及时查苗补种,确保齐苗和形成冬前壮苗。
南方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晚稻等秋收作物。江淮、江汉等未完成秋收的地区要抓住近期晴好天气做好秋收扫尾工作,并及时腾茬适时播种冬小麦。江南、华南各地要抢晴避雨及时收晒成熟晚稻,确保颗粒归仓。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应加强油菜田间管理,土壤过湿地区应及时散墒,确保油菜顺利移栽和幼苗生长。
各地还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注意蓄水和防旱。各地要利用冬闲季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做好库塘蓄水,科学合理调配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秋冬种作物正常生长,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