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2020年第3号
2020年4月23日,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召开第四届第六次会议,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79个。其中:水稻品种34个,玉米品种40个,大豆品种2个,小麦品种3个。经农业农村部公示无异议,现予发布,请各地因地制宜组织示范推广。
附件:1. 2020年重庆市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目录
2. 2020年重庆市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简介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年6月1日
附件1:
2020年重庆市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目录
一、水稻品种 |
|
品种名称 |
审定编号 |
大两优111 |
渝审稻20200001 |
川康优583 |
渝审稻20200002 |
川农优1505 |
渝审稻20200003 |
科两优105 |
渝审稻20200004 |
九优386 |
渝审稻20200005 |
明2优明占 |
渝审稻20200006 |
乐5优16 |
渝审稻20200007 |
西大8优727 |
渝审稻20200008 |
神9优52 |
渝审稻20200009 |
CY优268 |
渝审稻20200010 |
神农优446 |
渝审稻20200011 |
万73优16 |
渝审稻20200012 |
渝香优8133 |
渝审稻20200013 |
渝优8421 |
渝审稻20200014 |
神9优46 |
渝审稻20200015 |
神9优28 |
渝审稻20200016 |
忠香优904 |
渝审稻20200017 |
巴两优132 |
渝审稻20200018 |
野香优海丝 |
渝审稻20200019 |
七香优晶占 |
渝审稻20200020 |
野香优新华粘 |
渝审稻20200021 |
Y两优305 |
渝审稻20200022 |
启优609 |
渝审稻20200023 |
祥优609 |
渝审稻20200024 |
云两优609 |
渝审稻20200025 |
U早优548 |
渝审稻20200026 |
神农优455 |
渝审稻20200027 |
沪优716 |
渝审稻20200028 |
巴黑糯1号 |
渝审稻20200029 |
晶红优52 |
渝审稻20200030 |
西紫1号 |
渝审稻20200031 |
Q糯2号 |
渝审稻20200032 |
渝红优9341 |
渝审稻20200033 |
渝红优8941 |
渝审稻20200034 |
二、玉米品种 |
|
K玉188 |
渝审玉20200001 |
大爱12 |
渝审玉20200002 |
华元玉2621 |
渝审玉20200003 |
陵单6号 |
渝审玉20200004 |
三北89 |
渝审玉20200005 |
劲单2号 |
渝审玉20200006 |
地宜68 |
渝审玉20200007 |
盛馨6B |
渝审玉20200008 |
力丰446 |
渝审玉20200009 |
瑞玉5133 |
渝审玉20200010 |
西大881 |
渝审玉20200011 |
西大818 |
渝审玉20200012 |
西大918 |
渝审玉20200013 |
晶玉111 |
渝审玉20200014 |
大爱112 |
渝审玉20200015 |
明科玉8号 |
渝审玉20200016 |
劲单3号 |
渝审玉20200017 |
劲单4号 |
渝审玉20200018 |
三千3号 |
渝审玉20200019 |
瑞玉17 |
渝审玉20200020 |
渝单58 |
渝审玉20200021 |
渝单701 |
渝审玉20200022 |
亿金168 |
渝审玉20200023 |
西大638 |
渝审玉20200024 |
三峡玉21 |
渝审玉20200025 |
岷玉182 |
渝审玉20200026 |
瑞玉166 |
渝审玉20200027 |
瑞玉177 |
渝审玉20200028 |
晶玉719 |
渝审玉20200029 |
劲单8号 |
渝审玉20200030 |
劲单9号 |
渝审玉20200031 |
三千4号 |
渝审玉20200032 |
西大糯5号 |
渝审玉20200033 |
耕耘白糯 |
渝审玉20200034 |
秦粮糯902 |
渝审玉20200035 |
暄糯255 |
渝审玉20200036 |
黑糯66 |
渝审玉20200037 |
清甜糯998 |
渝审玉20200038 |
劲糯4号 |
渝审玉20200039 |
华丰糯2019 |
渝审玉20200040 |
三、大豆品种 |
|
万鲜1号 |
渝审豆20200001 |
浙鲜15 |
渝审豆20200002 |
四、小麦品种 |
|
西麦9号 |
渝审麦20200001 |
中科紫糯麦168 |
渝审麦20200002 |
川麦1532 |
渝审麦20200003 |
附件2:
2020年重庆市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简介
一、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01
品种名称:大两优111
申请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大S×R11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5~166天,平均154.5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6天。平均株高110.5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3.4厘米,亩有效穗16.4万,穗平着粒数191.6粒,结实率变幅77.2~96.2%,平均结实率88.6%,千粒重24.8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2.0%,整精米率67.6%,粒长6.4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14%,垩白度1.4%,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透明度2级,碱消值6.8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77.3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3个点次增产,2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8.9千克,产量变幅518.0~652.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3.9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4.8%。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0.9%。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02
品种名称:川康优583
申请 者:重庆润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重庆润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川康606A×蜀恢518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4~167天,平均156.2天,比对照渝香203短0.1天。平均株高110.0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3.7厘米,亩有效穗15.3万,穗平着粒数165.9粒,结实率变幅82.1~92.8%,平均结实率88.0%,千粒重30.5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1.5,抗性病级1级,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81.8%,整精米率58.7%,粒长7.6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40%,垩白度4.7%,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透明度2级,碱消值6.4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1个点次增产,3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5.4千克,产量变幅505.0~657.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8.1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6%。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1.0%。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03
品种名称:川农优1505
申请 者: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
育种 者: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
品种来源:川农1A×蜀恢50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6~169天,平均155.2天,比对照渝香203短0.1天。平均株高116.8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5.6厘米,亩有效穗16.1万,穗平着粒数174.8粒,结实率变幅73.6~94.7%,平均结实率88.5%,千粒重28.0克。稃尖、叶鞘、柱头均为紫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7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2.8%,整精米率57.2%,粒长7.1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64%,垩白度8.5%,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6%,透明度2级,碱消值4.8级。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4个点次增产,2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11.3千克,产量变幅462.3~808.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1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4.8%。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7.0%。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04
品种名称:科两优105
申请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科S×R10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166天,平均151.8天,比对照渝香203短4.3天。平均株高113.1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2.6厘米,亩有效穗14.9万,穗平着粒数168.2粒,结实率变幅77.2~93.9%,平均结实率87.4%,千粒重29.5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7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1.3%,粒长7.1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28%,垩白度2.3%,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7%,透明度2级,碱消值6.9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78.1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1个点次增产,4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76.0千克,产量变幅505.9~648.5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3.6%。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3.3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减产0.7%。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68.2%。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05
品种名称:九优386
申请 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荃9311A×福恢38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5~167天,平均156.2天,比对照渝香203长0.1天。平均株高115.8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4.0厘米,亩有效穗15.0万,穗平着粒数172.8粒,结实率变幅81.9~94.3%,平均结实率88.5%,千粒重29.0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8,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2.5%,整精米率60.9%,粒长7.4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24%,垩白度3.3%,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1%,透明度2级,碱消值5.4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2个点次增产,3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00.9千克,产量变幅557.5~673.8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8%。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2.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3%。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1.8%。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06
品种名称:明2优明占
申请 者: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 者: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明2A×双抗明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8~170天,平均156.2天,比对照渝香203长1.0天。平均株高119.6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6.8厘米,亩有效穗16.0万,穗平着粒数178.8粒,结实率变幅81.2~94.5%,平均结实率87.9%,千粒重26.6克。稃尖、柱头紫色,叶鞘条纹紫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抗性病级1级,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4.6%,粒长7.3毫米,长宽比3.3,垩白粒率28%,垩白度3.7%,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21.8%,透明度2级,碱消值6.5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4个点次增产,2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05.4千克,产量变幅536.7~711.5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1%。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9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7%。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7.0%。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07
品种名称:乐5优16
申请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乐5A×万恢1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1~159天,平均152.2天,比对照渝香203短3.9天。平均株高117.1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5.7厘米,亩有效穗15.3万,穗平着粒数176.7粒,结实率变幅84.4~92.6%,平均结实率89.7%,千粒重28.4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1.5,抗性病级1级,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82.6%,整精米率52.5%,粒长7.1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16%,垩白度2.7%,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22.0%,透明度2级,碱消值6.2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4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9.3千克,产量变幅536.7~658.7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5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5%。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5.5 %。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08
品种名称:西大8优727
申请 者: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种 者: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西大8A×成恢72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3~165天,平均155.4天,比对照渝香203短0.4天。平均株高116.9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5.2厘米,亩有效穗15.1万,穗平着粒数182.6粒,结实率变幅84.9~94.7%,平均结实率89.7%,千粒重28.3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综合抗性指数1.5,抗性病级1级,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81.1%,整精米率57.9%,粒长7.6毫米,长宽比3.3,垩白粒率21%,垩白度2.6%,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16.1%,透明度2级,碱消值5.5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4个点次增产,无减产点次,平均亩产614.2千克,产量变幅538.8~739.8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9.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1.7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9.2%。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09
品种名称:神9优52
申请 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神9A×Q恢5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1~164天,平均152.1天,比对照渝香203短4.2天。平均株高115.1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3.9厘米,亩有效穗15.8万,穗平着粒数188.7粒,结实率变幅73.8~94.9%,平均结实率88.8%,千粒重24.6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2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6.8%,粒长6.4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11%,垩白度1.2%,胶稠度6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5%,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78.4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4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1.1千克,产量变幅500.5~663.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5.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2%。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5.5%。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0
品种名称:CY优268
申请 者:丰都县亿金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 者:丰都县亿金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CY138A×R26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4~160天,平均154.0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8天。平均株高121.6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4.6厘米,亩有效穗15.2万,穗平着粒数178.4粒,结实率变幅77.0~93.7%,平均结实率89.0%,千粒重28.5克。稃尖、叶鞘浅紫色、柱头紫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抗性病级1级,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0.6%,粒长7.2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35%,垩白度3.2%,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0%,透明度2级,碱消值4.0级。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5个点次增产,无减产点次,平均亩产601.9千克,产量变幅526.7~701.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0%。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5.8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3%。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5.5%。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1
品种名称:神农优446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神农4A×Q恢4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5~168天,平均155.1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2天。平均株高117.1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3.7厘米,亩有效穗16.8万,穗平着粒数188.3粒,结实率变幅78.1~94.5%,平均结实率88.1%,千粒重24.0克。稃尖、叶鞘、柱头均为紫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1.5,抗性病级1级,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82.8%,整精米率71.1%,粒长6.6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3%,垩白度0.4%,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1%,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等。食味鉴评79.3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3个点次增产,2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89.9千克,产量变幅521.5~659.7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8.7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3.2%。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6.4%。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2
品种名称:万73优16
申请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万73A×万恢1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2~164天,平均151.2天,比对照渝香203短5.1天。平均株高120.9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4.7厘米,亩有效穗14.7万,穗平着粒数168.6粒,结实率变幅70.6~96.6%,平均结实率87.4%,千粒重30.2克。稃尖、叶鞘浅紫色,柱头紫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1.25,抗性病级1级,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83.0%,整精米率58.9%,粒长7.3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37%,垩白度4.5%,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20.9%,透明度1级,碱消值6.2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2个点次增产,3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83.9千克,产量变幅505.5~677.3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1%。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0.4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2%。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6.4%。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3
品种名称:渝香优8133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渝香813A×渝恢210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6~164天,平均156.3天,比对照渝香203长0.5天,平均株高123.7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5.7厘米,亩有效穗15.5万,穗平着粒数176.4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8.1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5,抗性病级5级,抗性评价中感。糙米率82.3%,整精米率57.7%,粒长7.7毫米,长宽比3.5,垩白粒率10%,垩白度0.9%,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16.7%,透明度1级,碱消值6.3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82.2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3个点次增产,2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83.6千克,产量变幅508.0~643.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3.8%。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8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4.5%。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1.8%。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3.注意防治稻瘟病,建议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4
品种名称:渝优8421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渝843A×渝恢210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4~168天,平均155.5天,比对照渝香203短0.6天。平均株高122.9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5.7厘米,亩有效穗15.6万,穗平着粒数188.5粒,结实率86.2%,千粒重27.7克。稃尖、柱头紫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2.4%,整精米率53.5%,粒长7.1毫米,长宽比3.3,垩白粒率62%,垩白度6.7%,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透明度2级,碱消值5.2级。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3个点次增产,2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5.7千克,产量变幅521.7~730.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8.9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9%。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0.9%。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5
品种名称:神9优46
申请 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神9A×Q恢4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5~164天,平均148.4天,比对照渝香203短5.1天,平均株高114.8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4.0厘米,亩有效穗14.5万,穗平着粒数198.2粒,结实率变幅74.7~94.8%,平均结实率88.6%,千粒重24.46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2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0.8%,整精米率67.5%,粒长6.7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2%,垩白度0.2%,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1%,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78.9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1个点次增产,0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71.5千克,产量变幅519.5~615.5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8.4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4.4%。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3.8%。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万窝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6
品种名称:神9优28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神9A×Q恢2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5~163天,平均148.4天,比对照渝香203短5.1天。平均株高115.5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4.3厘米,亩有效穗14.5万,穗平着粒数204.2粒,结实率变幅75.6~96.2%,平均结实率87.6%,千粒重23.7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2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0.4%,整精米率69.7%,粒长7.0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1%,垩白度0.0%,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76.8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0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73.0千克,产量变幅497.2~630.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8.7 %。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8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2%。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7.5%。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万窝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7
品种名称:忠香优904
申请 者: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忠香A×涪恢90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163天,平均150.0天,比对照渝香203短3.5天。平均株高118.9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4.6厘米,亩有效穗14.5万,穗平着粒数175.5粒,结实率变幅75.8~95.8%,平均结实率86.0%,千粒重25.4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浅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0,抗性病级1,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79.7%,整精米率64.1%,粒长6.4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18%,垩白度1.6%,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17.9%,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78.7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0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55.8千克,产量变幅474.5~625.5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8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0.08%。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1.3%。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穴栽两粒谷苗,每亩1.2~1.5万窝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8
品种名称:巴两优132
申请 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重庆大学
育种 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重庆大学
品种来源:巴2S×科恢13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69天,平均151.5天,比对照渝香203短2.0天。平均株高108.6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4.7厘米,亩有效穗14.2万,穗平着粒数179.1粒,结实率变幅81.1~94.1%,平均结实率86.7%,千粒重26.4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7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78.3%,整精米率62.1%,粒长6.9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16%,垩白度1.5%,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9%,透明度2级,碱消值5.6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9个点次增产,2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47.4千克,产量变幅508.5~604.5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3.7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4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1.53%。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75.0%。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19
品种名称:野香优海丝
申请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野香A×R海丝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65天,平均152.0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5天。平均株高117.9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3.9厘米,亩有效穗16.0万,穗平着粒数193.5粒,结实率变幅76.1~84.2%,平均结实率83.5%,千粒重22.8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0,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79.8%,整精米率61.6%,粒长7.0毫米,长宽比3.7,垩白粒率2%,垩白度0.4%,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0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56.4千克,产量变幅467.3~618.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3.6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0.23%。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1.3%。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0
品种名称:七香优晶占
申请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七香A×R晶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163天,平均150.1天,比对照渝香203短3.4天。平均株高103.3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3.9厘米,亩有效穗15.8万,穗平着粒数206.0粒,结实率变幅78.4~93.6%,平均结实率83.5%,千粒重22.7克。稃尖红色,柱头黑色,叶鞘紫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7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0.8%,整精米率66.2%,粒长6.9毫米,长宽比3.4,垩白粒率8%,垩白度0.8%,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6%,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85.1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1个点次增产,无减产点次,平均亩产567.8千克,产量变幅513.2~615.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2%。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1
品种名称:野香优新华粘
申请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野香A×R新华粘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64天,平均149.6天,比对照渝香203短3.9天。平均株高111.9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2.6厘米,亩有效穗16.0万,穗平着粒数175.8粒,结实率变幅76.3~92.7%,平均结实率86.0%,千粒重23.9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0.4%,整精米率66.0%,粒长6.4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10%,垩白度1.2%,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8%,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80.0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0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56.0千克,产量变幅483.3~612.0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6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2.5%。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1.3%。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2
品种名称:Y两优305
申请 者:重庆市涪陵区科豪农资有限公司
育种 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伟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区科豪农资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58S×P30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3~155天,平均150.4天,比对照渝香203短0.9天。平均株高112.2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5.4厘米,亩有效穗14.6万,穗平着粒数179.4粒,结实率变幅78.8~90.5%,平均结实率83.4%,千粒重27.6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抗性病级5级,抗性评价中感。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3.0%,粒长7.2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5%,垩白度0.5%,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1%,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等。食味鉴评78.7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3个点次增产,无减产点次,平均亩产596.5千克,产量变幅473.9~683.3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7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3.7%。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3.注意防治稻瘟病,建议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3
品种名称:启优609
申请 者:重庆帮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帮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启源A×帮恢60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3~154天,平均146.3天,比对照渝香203短5.0天。平均株高121.1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7.2厘米,亩有效穗14.3万,穗平着粒数181.0粒,结实率变幅77.0~93.7%,平均结实率85.5%,千粒重28.3克。稃尖、叶鞘、柱头均为紫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25,抗性病级5级,抗性评价中感。糙米率80.6%,整精米率53.0%,粒长6.9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7%,垩白度1.1%,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4%,透明度2级,碱消值5.5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2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3.6千克,产量变幅505.8~665.8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4.6%。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4.7%。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3.注意防治稻瘟病,建议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4
品种名称:祥优609
申请 者:重庆市迪卡农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市迪卡农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祥丰A×帮恢60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2~160天,平均150.3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0天。平均株高121.6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7.0厘米,亩有效穗14.5万,穗平着粒数185.4粒,结实率变幅74.8~90.4%,平均结实率83.6%,千粒重28.2克。稃尖、柱头、叶鞘均为紫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2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0.8%,整精米率47.1%,粒长6.9毫米,长宽比2.7,垩白粒率30%,垩白度5.6%,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透明度1级,碱消值5.2级。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3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01.2千克,产量变幅502.6~706.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6.6%。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4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0%。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4.7%。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5
品种名称:云两优609
申请 者:重庆帮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帮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云豪022S×帮恢60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4~155天,平均150.3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0天。平均株高121.3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8.0厘米,亩有效穗15.2万,穗平着粒数184.6粒,结实率变幅79.8~91.2%,平均结实率84.7%,千粒重28.1克。稃尖、柱头为无色,叶鞘为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7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0.7%,整精米率42.1%,粒长6.9毫米,长宽比2.9,垩白粒率20%,垩白度5.0%,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9%,透明度2级,碱消值4.2级。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13个点次增产,无减产点次,平均亩产605.1千克,产量变幅501.3~695.8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6.6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5.6%。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6
品种名称:U早优548
申请 者: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
育种 者: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U早1A×蜀恢54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早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179天,平均158.9天,比对照万优80长0.4天。平均株高99.7厘米,株型松紧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4.0厘米,亩有效穗16.9万,穗平着粒数161.3粒,结实率变幅79.1~92.6%,平均结实率86.3%,千粒重27.7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2.4%,整精米率73.0%,粒长6.9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3%,垩白度0.4%,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9%,透明度1级,碱消值4.9级。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7.8千克,亩产变幅482.8~644.0千克,比对照万优80增产4.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3千克,比对照神9优25增产8.6%。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3.3%。
栽培技术要点:1.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5万窝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1100米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7
品种名称:神农优455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神农4A x Q恢5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早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183天,平均156.2天,比对照万优80短2.5天,比对照神9优25短3.4天。平均株高94.4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1.0厘米,亩有效穗17.7万,穗平着粒数154.3粒,结实率变幅81.3~92.0%,平均结实率87.2%,千粒重26.7克。稃尖、叶鞘紫色,柱头黑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级,抗性病级1级,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81.8%,整精米率70.6%,粒长6.5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22%,垩白度3.1%,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15.0%,透明度2级,碱消值5.0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8.7千克,亩产变幅480.5~614.2千克,比对照万优80增产4.1%,比对照神9优25增产7.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6千克,比对照神9优25增产5.8%。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5万窝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1100米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8
品种名称:沪优716
申请 者: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沪旱7A×万恢1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早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2~183天,平均158.4天,比对照神9优25短1.5天。平均株高101.3厘米,株型松紧适中,分蘖力强。穗长24.0厘米,亩有效穗16.2万,穗平着粒数154.8粒,结实率变幅80.2~91.2%,平均结实率85.6 %,千粒重29.2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抗性病级1级,抗性评价抗病。糙米率83.2%,整精米率64.4%,粒长7.3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28%,垩白度3.8%,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透明度2级,碱消值5.1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8.3千克,亩产变幅458.7~607.5千克,比对照万优80增产5.4%,比对照神9优25增产5.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1千克,比对照神9优25增产5.1%。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3.8%。
栽培技术要点:1.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5万窝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1100米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29
品种名称:巴黑糯1号
申请 者:重庆大学
育种 者:重庆大学
品种来源:海南黑米/内恢99-1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常规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3~160天,平均149.5天,比对照黄华占长1.0天,比对照渝红稻5815长1.2天。平均株高116.0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弱。穗长23.5厘米,亩有效穗12.2万,穗平着粒数158.4粒,结实率变幅73.8~97.6%,平均结实率89.5%,千粒重25.2克。叶色紫黑色,稃尖、叶鞘紫色,柱头黑色,种皮黑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25,抗性病级5级,抗性评价中感。黑色度93.8%,黑米色素0.32,整黑米率97.4%,直链淀粉含量3.0%,碱消值4.3级,蛋白质8.32%,属等外黑米品种。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34.7千克,亩产变幅323.7~532.8千克,比对照黄华占减产13.9%,比对照渝红稻5815减产4.5%,生产示范平均亩产405.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2~4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3.注意防治稻瘟病,建议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特种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30
品种名称:晶红优52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晶红1A x Q恢5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0~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1~162天,平均151.8天,比对照黄华占长3.6天,比对照渝红稻5815长3.2天。平均株高126.3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7.0厘米,亩有效穗14.0万,穗平着粒数202.7粒,结实率变幅76.1~95.0%,平均结实率84.7%,千粒重25.0克。稃尖无色,叶鞘绿色,柱头白色,种皮红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2.3%,整精米率60.4%,粒长7.1毫米,长宽比3.3,垩白粒率3%,垩白度0.3%,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等。食味鉴评81.3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79.2千克,亩产变幅522.2~700.0千克,比对照黄华占增产15.4%,比对照渝红稻5815增产26.5%。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72.2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2~3粒谷苗,亩植1.0~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特种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31
品种名称:西紫1号
申请 者: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育种 者: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品种来源:R21/R17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常规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5~160天,平均150.8天,比对照黄华占长1.8天,比对照渝红稻5815长3.0天。平均株高110.8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1.0厘米,亩有效穗13.1万,穗平着粒数149.5粒,结实率变幅74.4~98.3%,平均结实率83.2%,千粒重28.4克。稃尖、叶鞘紫色,柱头淡紫色,种皮黑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8.25,抗性病级9级,抗性评价高感。黑色度98.5%,黑米色素0.42,整黑米率97.9%,直链淀粉含量25.5%,碱消值7.0级,蛋白质9.54%,属等外黑米品种。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46.9千克,亩产变幅315.7~558.2千克,比对照黄华占减产7.9%,比对照渝红稻5815减产5.6%。生产示范平均亩产488.3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2~3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3.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种子应进行包衣处理。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特种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32
品种名称:Q糯2号
申请 者: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糯1号/丰糯2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常规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63天,平均150.8天,比对照黄华占长2.8天,比对照渝红稻5815长2.0天。平均株高112.0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4.0厘米,亩有效穗13.4万,穗平着粒数133.8粒,结实率变幅81.8~95.9%,平均结实率89.8%,千粒重30.3克。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8.25,抗性病级9级,抗性评价高感。糙米率80.7%,整精米率62.0%,粒长7.4毫米,长宽比3.1,胶稠度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8%,碱消值6.6级,属普通糯稻品种。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77.0千克,亩产变幅370.0~568.5千克,比对照黄华占减产4.8%,比对照渝红稻5815增产4.0%;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31.9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3~4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3.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种子应进行包衣处理。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特种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33
品种名称:渝红优9341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渝香813A×渝恢934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3~166天,平均153.2天,比对照黄华占和渝红稻5815均长4.8天。平均株高120.4厘米,株型松紧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4.8厘米,亩有效穗14.9万,穗平着粒数172.9粒,结实率变幅72.4~94.8%,平均结实率82.0%,千粒重27.9克。稃尖无色,叶鞘绿色,柱头白色,种皮红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6,抗性病级5级,抗性评价中感。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5.8%,粒长7.0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7%,垩白度1.1% ,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8%,透明度1级,碱消值6.2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食味鉴评83.1分。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2.3千克,亩产变幅488.3~657.5千克,比对照黄华占增产13.5%,比对照渝红稻5815增产21.3%。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65.3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2~3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3.注意防治稻瘟病,建议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特种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00034
品种名称:渝红优8941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渝819A×渝恢934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中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4~151天,平均141.8天,比对照黄华占短5.6天,比对照渝红稻5815短7.6天。平均株高104.9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长22.6厘米,亩有效穗14.8万,穗平着粒数160.1粒,结实率变幅78.7~95.4%,平均结实率84.4%,千粒重26.0克。稃尖、叶鞘紫色、柱头黑色,种皮红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75,抗性病级3级,抗性评价中抗。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3.9%,粒长6.9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11%,垩白度1.5%,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透明度1级,碱消值6.2级。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93.7千克,亩产变幅324.1~575.0千克,比对照黄华占减产1.4%,比对照渝红稻5815增产7.5%。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28.9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2.每窝栽2~3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市特种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01
品种名称:K玉188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渝501×渝8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4~133天,平均121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8厘米,穗位高126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8.9厘米,穗行数16.2行,行粒数36.7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3.8克。籽粒容重760克/升,粗蛋白10.73%,粗脂肪3.77%,粗淀粉73.84%。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小斑病和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7.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4.4%,亩产变幅470.9~641.0千克,13个试验点次9增4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7.7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2.3%,亩产变幅448.7~603.9千克,5个试点4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02
品种名称:大爱12
申请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爱水稻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P5152×RF233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98~132天,平均118天,比对照短3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3厘米,穗位高108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浅紫(黄)色,颖片浅紫色,花丝浅紫色;穗长20.9厘米,穗行数19.5行,行粒数38.5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9.1克。籽粒容重738克/升,粗蛋白11.76%,粗脂肪4.14%,粗淀粉70.77%。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和纹枯病,感小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2.0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2%,亩产变幅496.9~639.4千克,13个试验点次12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2.7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1%,亩产变幅431.0~672.5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03
品种名称:华元玉2621
申请 者:四川农大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四川农大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四川华元博冠生物育种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HY126P×HY8321ES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9~131天,平均122天,比对照长1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13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片绿紫色,花丝绿色;穗长21.8厘米,穗行数17.6行,行粒数36.9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3.1克。籽粒容重780克/升,粗蛋白10.86%,粗脂肪4.37%,粗淀粉73.24%。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纹枯病,感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1.6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5.2%,亩产变幅462.1~662.1千克,13个试验点次10增3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7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1%,亩产变幅464.4~640.0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04
品种名称:陵单6号
申请 者: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12-89×D7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4~133天,平均121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8厘米,穗位高116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20.1厘米,穗行数16.0行,行粒数36.3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橙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6.4克。籽粒容重726克/升,粗蛋白10.71%,粗脂肪3.95%,粗淀粉71.91%。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感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2.0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2%,亩产变幅488.0~642.6千克,13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2.3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0%,亩产变幅467.0~619.3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05
品种名称:三北89
申请 者: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21×A91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6~129天,平均121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9厘米,穗位高101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19.6厘米,穗行数15.8行,行粒数38.3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9克。籽粒容重742克/升,粗蛋白9.90%,粗脂肪4.2%,粗淀粉72.67%。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1.9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3.4%,亩产变幅458.7~659.3千克,13个试验点次9增4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2.5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3.2%,亩产变幅486.2~594.8千克,5个试点4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涪陵区慎用。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06
品种名称:劲单2号
申请 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A121×A11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4~130天,平均119天,比对照短2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1厘米,穗位高101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20.1厘米,穗行数17.2行,行粒数38.5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6克。籽粒容重741克/升,粗蛋白10.28%,粗脂肪3.97%,粗淀粉73.16%。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0.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0%,亩产变幅491.0~704.5千克,13个试验点次12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1.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5.0%,亩产变幅466.3~629.3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07
品种名称:地宜68
申请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生命之源重庆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生命之源重庆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WZ0714×WZ1320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3~128天,平均118天,比对照短3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3厘米,穗位高87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7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9.2厘米,穗行数16.8行,行粒数33.9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6.5克。籽粒容重742克/升,粗蛋白10.43%,粗脂肪3.93%,粗淀粉74.62%。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5.4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8%,亩产变幅501.7~637.3千克,13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7.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3.7%,亩产变幅490.9~709.9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08
品种名称:盛馨6B
申请 者:重庆市盛馨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市盛馨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X355×L80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4~129天,平均120天,比对照长1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3厘米,穗位高101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7.1行,行粒数39.8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4.4克。籽粒容重766克/升,粗蛋白8.47%,粗脂肪4.00%,粗淀粉74.39%。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纹枯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8.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0.65%,亩产变幅473.8~736.3千克,11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6.3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1.9%,亩产变幅575.3~837.8千克,6个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09
品种名称:力丰446
申请 者:重庆市永川区力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 者:重庆市永川区力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GH35×LK00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5~129天,平均119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厘米,穗位高107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5.6行,行粒数42.5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2克。籽粒容重748克/升,粗蛋白9.70%,粗脂肪3.65%,粗淀粉74.49%。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纹枯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4.6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4.75%,亩产变幅454.6~673.2千克,11个试验点次10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7.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0%,亩产变幅559.3~740.0千克,6个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0
品种名称:瑞玉5133
申请 者:重庆市重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丹东农业科学院、重庆市重农种业有限公司、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丹298×丹364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2~132天,平均119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9厘米,穗位高96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17.9厘米,穗行数19.2行,行粒数38.7粒;穗型长筒型,穗轴浅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1.3克。籽粒容重742克/升,粗蛋白8.69%,粗脂肪4.30%,粗淀粉73.59%。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03.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33%,亩产变幅497.9~727.3千克,11个试验点次10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8.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2.3%,亩产变幅573.8~820.0千克,6个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1
品种名称:西大881
申请 者:西南大学
育种 者:西南大学
品种来源:CY277×CY38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3~132天,平均117天,比对照短2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厘米,穗位高95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9.8厘米,穗行数16.4行,行粒数38.3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3克。籽粒容重738克/升,粗蛋白8.19%,粗脂肪3.23%,粗淀粉75.71%。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和穗腐病,感大斑病和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4.7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48%,亩产变幅463.8~673.9千克,11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0.7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3%,亩产变幅555.9~782.3千克,6个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2
品种名称:西大818
申请 者:西南大学
育种 者:西南大学
品种来源:CY67×CY1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98~129天,平均117天,比对照短2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厘米,穗位高97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7.3行,行粒数39.7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2.3克。籽粒容重756克/升,粗蛋白9.19%,粗脂肪4.19%,粗淀粉75.51%。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2.3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9%,亩产变幅521.0~670.6千克,11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2.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7%,亩产变幅579.6~815.6千克,6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3
品种名称:西大918
申请 者:西南大学
育种 者:西南大学
品种来源:CY2-3×CY6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98~130天,平均118天,比对照短1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1厘米,穗位高97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3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8.1行,行粒数40.5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浅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5克。籽粒容重770克/升,粗蛋白10.61%,粗脂肪4.13%,粗淀粉73.82%。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0.9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3.0%,亩产变幅490.5~690.2千克,11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2.4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3.1%,亩产变幅565.4~768.9千克,6个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4
品种名称:晶玉111
申请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JL91×SJL4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2~139天,平均120天,比对照长2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79厘米,穗位高114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5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9.7厘米,穗行数17.8行,行粒数39.5粒;穗形长锥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2.3克。籽粒容重798克/升,粗蛋白9.63%,粗脂肪4.45%,粗淀粉74.73%。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纹枯病,感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0.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3%,亩产变幅523.1~639.0千克,12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1.5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9%,亩产变幅557.6~728.4千克,5个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5
品种名称:大爱112
申请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爱水稻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HP7020×RF233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3~137天,平均119天,比对照长1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65厘米,穗位高104厘米,叶色深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21.3厘米,穗行数16.4行,行粒数39.6粒;穗形长锥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3克。籽粒容重759克/升,粗蛋白9.69%,粗脂肪4.24%,粗淀粉75.42%。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感大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4.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2%,亩产变幅443.6~661.3千克,12个试验点次10增2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2.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5.7%,亩产变幅538.4~684.0千克,5个试点4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6
品种名称:明科玉8号
申请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爱水稻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A2233×P544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5~140天,平均120天,比对照长2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07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20.3厘米,穗行数16.2行,行粒数39.0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9克。籽粒容重768克/升,粗蛋白11.02%,粗脂肪3.52%,粗淀粉74.26%。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3.0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0%,亩产变幅523.0~650.0千克,12个试验点11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6.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3.0%,亩产变幅546.2~629千克,5个试点4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7
品种名称:劲单3号
申请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419×QB5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5~135天,平均118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64厘米,穗位高106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浅紫色,颖片浅紫色,花丝绿色;穗长20.8厘米,穗行数18.0行,行粒数38.3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2克。籽粒容重746克/升,粗蛋白10.86%,粗脂肪4.13%,粗淀粉71.63%。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74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0%,亩产变幅481.6~620.7千克,12个试验点次10增2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3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0.6%,亩产变幅570.3~757.7千克,5个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8
品种名称:劲单4号
申请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B50×1588-2-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5~136天,平均118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61厘米,穗位高102厘米,叶色深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紫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7.0行,行粒数38.5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2克。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10.90%,粗脂肪4.66%,粗淀粉71.16%。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纹枯病和穗腐病,感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5.5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0.2%,亩产变幅515.3~648.1千克,12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0.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2%,亩产变幅569.3~662.3千克,5个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19
品种名称:三千3号
申请者: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1588×A11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4~137天,平均118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2厘米,穗位高108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8.0行,行粒数38.3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深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3.3克。籽粒容重756克/升,粗蛋白10.38%,粗脂肪5.18%,粗淀粉73.08%。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8.6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0.9%,亩产变幅519.1~685.5千克,12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0.1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7%,亩产变幅533.3~735.7千克,5个试点均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0
品种名称:瑞玉17
申请 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 者: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爱水稻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A2591×HP701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9~141天,平均130天,比对照长2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厘米,穗位高118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片紫色,花丝紫色;穗长19.7厘米,穗行数16.8行,行粒数39.7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2.9克。籽粒容重770克/升,粗蛋白11.92%,粗脂肪5.16%,粗淀粉70.90%。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感小斑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1.5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5.6%,亩产变幅458.7~715.2千克,11个试验点次10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6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3.4%,亩产变幅459.4~719.6千克,6个试点5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1
品种名称:渝单58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渝P2013×渝21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21~141天,平均128天,比对照长1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15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22.2厘米,穗行数15.4行,行粒数40.7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7.8克。籽粒容重759克/升,粗蛋白10.86%,粗脂肪3.56%,粗淀粉74.02%。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1.6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1.0%,亩产变幅546.3~712.1千克,11个试验点全部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0.6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0.1%,亩产变幅496.1~729.9千克,6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2
品种名称:渝单701
申请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渝23×渝21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5~142天,平均127天,比对照短1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厘米,穗位高110厘米,叶色深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紫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20.6厘米,穗行数17.1行,行粒数40.2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紫(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4.0克。籽粒容重764克/升,粗蛋白10.15%,粗脂肪3.27%,粗淀粉74.66%。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穗腐病,感小斑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3.0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5%,亩产变幅518.4~759.7千克,11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1.1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4%,亩产变幅482.1~783.6千克,6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3
品种名称:亿金168
申请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丰都县亿金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丰都县亿金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WZ126×WZ06X9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4~140天,平均126天,比对照短2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1厘米,穗位高113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8.2行,行粒数38.5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4克。籽粒容重742克,粗蛋白9.39%,粗脂肪3.71%,粗淀粉74.71%。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3.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6%,亩产变幅534.1~744.9千克,11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9%,亩产变幅467.3~782.6千克,6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4
品种名称:西大638
申请 者:西南大学
育种 者:西南大学
品种来源:CY67×CY3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9~141天,平均127天,比对照短1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4厘米,穗位高109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9.5行,行粒数35.2粒;穗形短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6克。籽粒容重753克/升,粗蛋白11.07%,粗脂肪4.14%,粗淀粉74.40%。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小斑病和穗腐病,感大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9.9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1%,亩产变幅489.1~722.7千克,11个试验点次10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7.0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6%,亩产变幅449.2~767.0千克,6个试点5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5
品种名称:三峡玉21
申请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WZ098×WZ09X2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5~138天,平均127天,比对照短1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8厘米,穗位高96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紫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6.6行,行粒数39.1粒;穗形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6克。籽粒容重750克/升,粗蛋白10.46%,粗脂肪4.60%,粗淀粉72.42%。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4.5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7%,亩产变幅515.2~794.3千克,11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1.1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0.2%,亩产变幅501.4~806.2千克,6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6
品种名称:岷玉182
申请者:重庆市忠县皇华种业农作物研究所、都江堰市岷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重庆市忠县皇华种业农作物研究所、都江堰市岷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YH06-146×QR27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5~135天,平均126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83厘米,穗位高107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20.7厘米,穗行数15.6行,行粒数40.1粒;穗形长锥型,穗轴红色,籽粒深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5克。籽粒容重782克/升,粗蛋白9.94%,粗脂肪5.61%,粗淀粉74.76%。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2.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5.8%,亩产变幅449.7~635.5千克,12个试验点次11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3.1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5.6%,亩产变幅513.0~601.2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7
品种名称:瑞玉166
申请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爱水稻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P5146×P546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8~140天,平均128天,比对照长1.5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79厘米,穗位高111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紫色,颖片绿色,花丝紫色;穗长20.3厘米,穗行数16.8行,行粒数40.1粒;穗形锥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7克。籽粒容重770克/升,粗蛋白12.30%,粗脂肪4.69%,粗淀粉72.01%。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感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3.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1.5%,亩产变幅469.2~677.2千克,12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3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1%,亩产变幅524.2~631.4千克,5个试点4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8
品种名称:瑞玉177
申请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爱水稻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CA345×P546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6~140天,平均128天,比对照长2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72厘米,穗位高103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6.0行,行粒数39.7粒;穗形筒型,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5克。籽粒容重758克/升,粗蛋白12.32%,粗脂肪4.27%,粗淀粉72.86%。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0.9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1%,亩产变幅432.6~718.2千克,12个试验点次11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5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9%,亩产变幅499.5~627.0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29
品种名称:晶玉719
申请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1517×F1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6~136天,平均127天,比对照长1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高108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片浅紫色,花丝绿色;穗长20.6厘米,穗行数16.6行,行粒数41.9粒;穗形锥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4克。籽粒容重774克/升,粗蛋白8.89%,粗脂肪4.27%,粗淀粉76.20%。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9.9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1%,亩产变幅450.2~742.0千克,12个试验点次11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0.3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3.0%,亩产变幅494.7~605.2千克,5个试点4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0
品种名称:劲单8号
申请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B50×A8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6~141天,平均128天,比对照长2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75厘米,穗位高109厘米,叶色深绿,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7.2行,行粒数38.8粒;穗形锥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4克。籽粒容重732克/升,粗蛋白11.13%,粗脂肪4.29%,粗淀粉71.09%。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6.4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2.0%,亩产变幅418.3~728.0千克,12个试验点次11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6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6%,亩产变幅505.1~646.9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1
品种名称:劲单9号
申请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A120×1348-26-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1~136天,平均124天,比对照短2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7厘米,穗位高97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片绿色,花丝绿色;穗长19.7厘米,穗行数17.8行,行粒数39.2粒;穗形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3克。籽粒容重716克/升,粗蛋白9.94%,粗脂肪4.09%,粗淀粉73.81%。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穗腐病,感纹枯病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06.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3.8%,亩产变幅453.0~714.6千克,12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1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2.9%,亩产变幅498.7~737.4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2
品种名称:三千4号
申请者: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67B×Q114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8~140天,平均129天,比对照长3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73厘米,穗位高103厘米,叶色深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片紫色,花丝绿色;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7.9行,行粒数36.7粒;穗形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4克。籽粒容重752克/升,粗蛋白11.48%,粗脂肪4.21%,粗淀粉69.79%。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感大斑病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78.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6%,亩产变幅453.9~734.8千克,12个试验点次11增1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7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1%,亩产变幅477.1~602.8千克,5个试点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和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3
品种名称:西大糯5号
申请者:西南大学
育种者:西南大学
品种来源:W063×W31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糯玉米,在区试3333株/亩密度下,出苗至鲜穗采收82~139天,平均89.5天,比对照渝糯7号长2.5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55厘米,穗位高123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穗长17.4厘米,穗行数16.8行,行粒数32.6粒;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鲜籽粒百粒重34.0克。籽粒粗蛋白含量8.56%,粗脂肪含量4.80%,粗淀粉含量75.82%,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2.95%,达到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鲜食品尝鉴定86.8分,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两年人工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776.6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2.2%,亩产变幅616.3~988.6千克。12个试验点次8增4减。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4
品种名称:耕耘白糯
申请者: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206×G11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糯玉米,在区试3333株/亩密度下,出苗至鲜穗采收80~139天,平均99.4天,比对照渝糯7号长1.4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21厘米,穗位高88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淡紫色;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4.5行,行粒数35.8粒;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鲜籽粒百粒重38.5克。籽粒粗蛋白含量10.56%,粗脂肪含量4.95%,粗淀粉含量70.55%,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1.25%,达到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鲜食品尝鉴定85.9分,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两年人工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807.3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6.3%,亩产变幅628.1~1024.3千克。12个试验点次11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5
品种名称:秦粮糯902
申请者:重庆润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武威兴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Y592×昌30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糯玉米,在区试3333株/亩密度下,出苗至鲜穗采收79~136天,平均99.1天,比对照渝糯7号长1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28厘米,穗位高82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3.0行,行粒数32.7粒;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鲜籽粒百粒重40.9克。籽粒粗蛋白含量10.11%,粗脂肪含量4.64%,粗淀粉含量72.87%,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1.15%,达到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鲜食品尝鉴定85.4分,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两年人工接种鉴定,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825.7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8.7%,亩产变幅665.4~993.9千克。12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6
品种名称:暄糯255
申请者:广西世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五丰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广西柳州五丰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宜燕糯411×荆中糯21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糯玉米,在区试3333株/亩密度下,出苗至鲜穗采收80~136天,平均98.5天,与对照渝糯7号相当;株型平展,株高225厘米,穗位高80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8.9厘米,穗行数15.3行,行粒数35.8粒;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鲜籽粒百粒重35.3克。籽粒粗蛋白含量8.95%,粗脂肪含量4.48%,粗淀粉含量74.20%,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2.33%,达到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鲜食品尝鉴定86.2分,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两年人工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778.5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1.8%,亩产变幅622.5~972.1千克。12个试验点次9增3减。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7
品种名称:黑糯66
申请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N23-2×N121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糯玉米,在区试3333株/亩密度下,出苗至鲜穗采收82~136天,平均99.8天,比对照渝糯7号长1.8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39厘米,穗位高99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3.3行,行粒数36.8粒;果穗长锥型,穗轴紫色,籽粒紫色、糯质硬粒型,鲜籽粒百粒重36.0克。籽粒粗蛋白含量9.76%,粗脂肪含量4.75%,粗淀粉含量74.44%,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2.35%,达到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鲜食品尝鉴定89.9分,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两年人工接种鉴定,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782.6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3.0%,亩产变幅579.1~1084.4千克。12个试验点次8增4减。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8
品种名称:清甜糯998
申请者:重庆田益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田益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T-2×TY08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糯玉米,在区试3333株/亩密度下,出苗至鲜穗采收79~136天,平均98.6天,与对照渝糯7号相当;株型半紧凑,株高210厘米,穗位高84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7.9厘米,穗行数13.7行,行粒数36.3粒;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鲜籽粒百粒重38.3克。籽粒粗蛋白含量10.93%,粗脂肪含量4.94%,粗淀粉含量70.55%,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0.81%,达到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鲜食品尝鉴定88.1分,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两年人工接种鉴定,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748.4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减产1.6%,亩产变幅597.1~931.4千克。12个试验点次7增5减。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9
品种名称:劲糯4号
申请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260-4×w225-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糯玉米,在区试3333株/亩密度下,出苗至鲜穗采收88~107天,平均97.4天,比对照渝糯7号长1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63厘米,穗位高109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绿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8.8厘米,穗行数17.4行,行粒数30.8粒;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鲜籽粒百粒重31.9克。籽粒粗蛋白含量8.99%,粗脂肪含量4.88%,粗淀粉含量74.34%,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0.99%,达到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鲜食品尝鉴定85.0分,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两年人工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850.7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11.9%,亩产变幅734.4~1113.4千克。9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40
品种名称:华丰糯2019
申请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ZN06-1×N18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糯玉米,在区试3333株/亩密度下,出苗至鲜穗采收86~107天,平均96.4天,与对照渝糯7号相当;株型半紧凑,株高238厘米,穗位高88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穗长17.0厘米,穗行数17.1行,行粒数30.3粒;果穗短锥型,穗轴白色,籽粒白+紫色、糯质硬粒型,鲜籽粒百粒重29.1克。籽粒粗蛋白含量9.35%,粗脂肪含量5.76%,粗淀粉含量69.46%,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2.36%,达到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鲜食品尝鉴定86.7分,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两年人工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802.3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5.7%,亩产变幅689.3~947.3千克。9个试验点次8增1减。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33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三、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渝审豆20200001
品种名称:万鲜1号
申请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育种 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毛豆3号/(矮脚白毛/台湾7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菜用大豆品种。春播出苗至鲜荚采收生长日数75.8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40.8厘米,主茎节数8.3个,平均有效分枝2.5个。单株荚数35.7个,单株鲜荚重59.3克,鲜籽粒百粒重73.6克。平均每500克鲜荚的标准荚数为180.6个,标准荚率66.6%,多粒荚率67.0%,标准两粒荚5.1厘米,宽1.4厘米。卵圆形叶,白花,灰毛,鲜荚绿色。中感花叶病毒SC3株系和SC7株系,感炭疽病。干籽粒粗蛋白质含量39.7%、粗脂肪含量20.6%。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1.93%。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鲜荚平均亩产753.9千克,比对照辽鲜1号增产19.3%,增产点次率100%。生产试验鲜荚平均亩产703.7千克,比对照辽鲜1号增产15.0%,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在重庆市作菜用大豆种植;2.适宜播种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3.种植密度:1.67万株/亩,亩用种量约6~7千克。4.田间管理:每亩用复合肥约15千克作底肥。苗期可用除草剂除草一次,并注意防治蚜虫,结荚后期注意防治炭疽病。5.采收期:全株80%以上豆荚鼓粒饱满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作菜用大豆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豆20200002
品种名称:浙鲜15
申请 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育种 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H0526/浙农8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菜用大豆品种。春播出苗至鲜荚采收生长日数76.8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41.5厘米,主茎节数8.3个,平均有效分枝2.2个。单株荚数32.1个,单株鲜荚重59.2克,鲜籽粒百粒重78.9克。平均每500克鲜荚的标准荚数为168.3个,标准荚率67.3%,多粒荚率67.1%,标准两粒荚5.5厘米,宽1.4厘米。卵圆形叶,白花,灰毛,鲜荚绿色。中感花叶病毒SC3株系,感花叶病毒SC7株系,感炭疽病。干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1.8%、粗脂肪含量18.5%。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2.47%。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鲜荚平均亩产734.1千克,比对照辽鲜1号增产16.2%,增产点次率100%。生产试验鲜荚平均亩产653.9千克,比对照辽鲜1号增产6.9%,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在重庆市作菜用大豆种植;2.适宜播种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3.种植密度:1.67万株/亩,亩用种量约6~7千克。4.田间管理:每亩用复合肥约15千克作底肥。苗期可用除草剂除草一次,并注意防治蚜虫,结荚后期注意防治炭疽病。5.采收期:全株80%以上豆荚鼓粒饱满时。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作菜用大豆种植。
四、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渝审麦20200001
品种名称:西麦9号
申请 者:西南大学
育种 者:西南大学
品种来源:贵农21/川麦43
特征特性:春性常规品种,全生育期176天。幼苗半直立,株高84厘米,长方形穗,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熟相中等。在亩基本苗12~14万的情况下,平均亩有效穗20.6万穗,穗粒数34.3粒,千粒重39.9克。籽粒容重747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14.6%,面粉湿面筋含量(14.0%水分基)21.7%,降落数值274秒,吸水量54.3毫升/100克,面团稳定时间2.2分钟。中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30.1千克,比对照增产6.5%。9个点次增产,3个点次减产,增产点次率75%,最高亩产303.5千克。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9.6千克,比对照增产渝麦13增产6.1%,6个点次增产,无减产点次,增产点次率100%,最高亩产283.6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平坝区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海拔500~900米深丘低山区在10月中下旬播种,窝播、条播均可,净作一般亩用种量8~10千克,亩基本苗控制在12万~15万;2.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亩施纯氮(N)10~12千克、磷(P2O5)5~7千克、钾(K2O)5~10千克,有机肥、磷肥、钾肥做底肥,氮肥底肥70%~80%,追肥20%~30%;3.除草:注意防除田间杂草,可在播种后至拔节前选用麦田专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或在追肥时选晴天中耕除草;4.病虫害防治:适时防治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5.收获: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抢晴天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麦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麦20200002
品种名称:中科紫糯麦168
申请 者: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育种 者: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科麦138/PW18
特征特性:春性常规品种,全生育期17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叶深绿色,株高90厘米,长方形穗,短芒,白壳,紫粒,半角质,熟相好。在亩基本苗12~14万的情况下,平均亩有效穗21.75万穗,穗粒数37.1粒,千粒重36.4克。籽粒容重768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13.5%,面粉湿面筋含量(14.0%水分基)23.5%,降落数值62秒,吸水量70.7毫升/100克,面团稳定时间2.4分钟,直链淀粉含量1.5%。中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21.1千克,比对照增产2.3%,8个点次增产,4个点次减产,增产点率67%,最高亩产308.8千克。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5.6千克,比对照渝麦13增产4.2%,5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增产点率83%,最高亩产283.4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平坝区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海拔500~900米深丘低山区在10月中下旬播种,窝播、条播均可,净作一般亩用种量8~10千克,亩基本苗控制在12万~15万;2.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亩施纯氮(N)10~12千克、磷(P2O5)5~7千克、钾(K2O)5~10千克,有机肥、磷肥、钾肥做底肥,氮肥底肥70%~80%,追肥20%~30%;3.除草:注意防除田间杂草,可在播种后至拔节前选用麦田专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或在追肥时选晴天中耕除草;4.病虫害防治:适时防治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5.收获: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抢晴天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麦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渝审麦20200003
品种名称:川麦1532
申请 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种 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川重组104/川07005
特征特性:春性常规品种,全生育期174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叶绿色,株高96厘米,长方形穗,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熟相好。在亩基本苗12~14万的情况下,平均亩有效穗21.9万穗,穗粒数39.8粒,千粒重38.3克。籽粒容重751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13.1%,面粉湿面筋含量(14.0%水分基)25.4%,降落数值261秒,吸水量55.2毫升/100克,面团形成时间1.8分钟,面团稳定时间3.5分钟。中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46.3千克,比对照增产13.96%,11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增产点率92%,最高亩产348.4千克。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2.6千克,比对照渝麦13增产7.6%,6个点次增产,无减产点次,增产点率100%,最高亩产291.6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平坝区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海拔500~900米深丘低山区在10月中下旬播种,窝播、条播均可,净作一般亩用种量8~10千克,亩基本苗控制在12万~15万;2.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亩施纯氮(N)10~12千克、磷(P2O5)5~7千克、钾(K2O)5~10千克,有机肥、磷肥、钾肥做底肥,氮肥底肥70%~80%,追肥20%~30%;3.除草:注意防除田间杂草,可在播种后至拔节前选用麦田专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或在追肥时选晴天中耕除草;4.病虫害防治:适时防治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5.收获: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抢晴天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重庆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重庆市麦作区种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