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10天(4月24日-5月3日),北方大部水热条件总体较好,利于冬小麦稳健生长、一季稻播种育秧和旱地作物春播及幼苗生长“,中央气象台4月23日发布的农气预报分析称。农业气象专家同时提醒,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南部、江汉、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降雨天气,需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江南、华南大部降水偏多,注意做好库塘蓄水。
分析称,预计未来10天,华北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等地气温正常或偏高1~3℃,大部土壤墒情较好,利于春耕春播。而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大部、江汉、四川盆地东部、贵州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且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有20~60毫米,对冬小麦抽穗开花和油菜产量形成不利,适温高湿也利于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以及油菜菌核病发生发展。
此外,江南、华南等地累计降水量有20~60毫米,其中江南南部和华南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有80~150毫米,降水偏多不利水稻栽插作业开展,也易导致部分低洼农田土壤过湿,但利于库塘蓄水,华南东部旱情将有所缓和。
西南地区西部和南部气温偏高,大部降水适宜,利于冬小麦和油菜产量形成以及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播种和已播作物幼苗稳健生长,但四川南部、云南北部等地降水仍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农业干旱将持续发展。
农业气象专家建议,东北地区应抓住气温偏高的有利时机及时播种春小麦、春玉米和大豆等旱地作物、及时查苗补种,并做好一季稻育秧水肥管理、确保秧苗稳健生长。
西北、华北、黄淮等地应根据冬小麦苗情和土壤墒情,做好关键期水肥管理,促进冬小麦产量形成,降水偏多地区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春播区应避开降雨时段,趁墒播种春玉米、棉花等作物,覆膜区做好地膜加固,已出苗地区做好苗期田间管理。
南方冬小麦和油菜产区做好后期管理、促使籽粒充分灌浆,做好冬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等监测与防治,抢晴及时收晒成熟作物。江南华南早稻区应抓住降水间隙适时移栽水稻,防范强降水对秧苗的不利影响,同时做好库塘蓄水。土壤持续过湿地区要及时散墒降渍,确保旱地作物和经济林果等正常生长发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