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年的小麦获得大丰收,我家一亩地产量1500斤,比去年增产了300多斤,在政府惠民政策的引领和帮助下,以高出市场的价格全部卖给了本地的粮食加工企业,多卖了2000多块钱。”近日,单县龙王庙镇龙王庙村村民徐彦林通过短视频表达自己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今年夏收,龙王庙镇8万亩小麦喜获丰收,以徐彦林为代表的种粮能手,小麦亩均产量首次突破1500斤大关,达到历史之最。
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不仅承载着农民的喜悦,更凝结着龙王庙镇在粮食生产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
“种地不能光靠‘老道道’, 今年的高产量,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我的丰产秘诀就是三个字——管得细!”分享丰收喜悦视频中,徐彦林说,第一看天看地选准播种时间,苗齐一半功;第二敢种“稠”点儿,按照农技员教的密植标准下种;第三腿要勤,三天两头下地看苗情,发现黄弱苗、高低不齐情况,立马“开小灶”补肥壮苗。
徐彦林还强调,丰产了还要丰收,“抢”字当头,瞅准小麦蜡熟末期,收割机立马进地,“黄金时间”不容错过。
龙王庙镇里的农技员三天两头往地里跑,与种粮户面对面教方法、解难题,大家跟着学、照着干。“这1500多斤的收成,就是科技种田结的甜果子,省了成本,多了产量,这增收是实打实的!”徐彦林总结道。
良种良法高配套,科技赋能精细管。龙王庙镇的丰收景象并非偶然。近年来,该镇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为小麦高产奠定基石。同时,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徐彦林强调的“因苗精准补肥”,正是测土配方动态管理的生动实践。他们通过及时田间诊断,对苗情不一致的地块差异化追肥,从而有效促进群体均衡生长。
为确保科技真正“落地生根促丰收”,龙王庙镇建立活跃的农技服务体系,农技专家组成服务队在播种、返青、拔节、灌浆等关键农时节点,“扎”进田间地头,面对面为农户纾难解困。此外,镇里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推广交流会,鼓励高产示范户“登上讲台”现身说法。“看人家实打实增产了,咱才敢放心‘照搬硬套’,省工省时省钱,收成有保障!”村民张志远的话道出了技术推广的有效路径。
丰产的麦粒变真金白银,才是丰产的真正意义所在。龙王庙镇依托本地强大的面业加工产业基础,尤其是被誉为“四小龙”的龙鑫、龙腾、龙东、龙达四大面业龙头企业的加持,构建起快捷高效的“田头直达车间”产业链条。
这些粮企提前与种粮户签订定向收购协议,小麦无需远途运输,就地直接进入现代化车间转化为优质面粉及面条、面叶、刀削面等,不仅解决了种粮户的“卖粮难”,更让农民在家门口即分享到产业增值效益,实现真正的“丰产又丰收”。
龙王庙镇小麦丰收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筑牢粮食丰收根基战略的生动实践。
良种打底、技术赋能、服务下沉、产业托底,当农民从“会种地”转向“慧种地”,当产业链与农田无缝咬合,“吨粮田”梦想正加速照进现实。这套“科技+管理+服务+产业”的组合拳,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龙王庙方案”。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