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随着气温水温降低,山东各地养殖病害发生明显减少,不少养殖品种进入收获期,该阶段仍需要加强水质调控和养殖管理,防范养殖病害突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一、病情预测
(一)淡水鱼类:易发生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等,重点关注内陆草鱼、鲤、鲢、鳙等淡水鱼主养区。
(二)甲壳类:对虾类易感染白斑综合征、传染性肌坏死病等,重点关注对虾高密度养殖区。
(三)刺参:易发生腐皮综合征,重点关注沿海刺参养殖区。
二、防治措施
(一)养殖后期,定期监测水质状况、观察鱼虾摄食情况,发现缺氧应及时加注新水,并采取增氧等措施,必要时投放增氧剂,预防养殖生物发生浮头。即将收获上市的品种,可适当增加投饵量进行育肥。适时捕捞收获,控制适宜养殖密度。越冬的养殖品种,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等,增强养殖生物体质,提高成活率。
(二)预防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可使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每半月用一次;预防细菌性肠炎病,可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治疗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每周2次,同时拌饲投喂大蒜素或氟苯尼考粉,连用4~5天;治疗肠炎病可用大蒜素等拌饲投喂。
(三)对于对虾类的白斑综合征,以预防为主。加强生产管理,通过改善养殖密度、适量投喂、调控水质底质、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对于对虾传染性肌坏死病,应注意做好对虾苗种检疫,使用经检疫不带病毒的优质虾苗,强化养殖用水的消毒处理,养殖中通过定期换水、适时增氧、施用微生态制剂等措施调控好水质,做好养殖管理中的消毒及隔离措施,同时防止病毒通过鸟类、昆虫等方式传播。
(四)预防刺参的腐皮综合征,要注意控制养殖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若有发病,应及时将发病个体拣出,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或三氯异氰脲酸粉的水溶液等进行消毒,全池施用沸石粉或活性炭粉并配合益生菌改善水质。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