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天气转凉,全省各地水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较大,我省池塘平均水温18℃~22℃。多数水体载鱼量较大,残饵及代谢物沉积较多,易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易使水质恶化,诱发各种疾病。应注意调控水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病害防治工作。10月份应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一、病情预测
(一)鱼类:鲤鱼易发烂鳃病和鲤浮肿病,鲫、鲂鱼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等,草鱼易发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和锚头鳋病等,鲢、鳙鱼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锚头鳋病等,鲈鱼易发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等,需关注全省各养殖区域。
(二)虾、蟹类:河蟹易发纤毛虫病。重点关注陕南养殖区域。
二、防治措施
(一)做好日常管理。控制适宜养殖密度,使水体负荷适度;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抗应激措施;加强巡塘,预防浮头,适时开机增氧,保证充足溶氧,保持良好养殖环境。
(二)加强养殖水质管理。及时清除残饵,定期用国标渔药氯制剂或碘制剂等对池水消毒,间隔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定期换水或加注新水,避免大换水,保持优良水质环境。
(三)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为鱼类越冬做好准备,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体抗病力。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不过量投喂。
(四)做好越冬准备。在起捕上市和并塘越冬过程中,要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调节好水质,加水至越冬水位,预防越冬水质恶化引起的死亡。
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参考“www.adds.org.cn(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