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天气开始转凉,水温下降,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摄食量开始下降,病害发生率相对减少。
一、病情预测
(一)草鱼、鲤鱼、鲫鱼:易发生烂鳃病、水霉病、锚头鳋病等。
(二)鲢、鳙:易发生烂鳃病、锚头鳋病等。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 提高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投喂的饲料要新鲜,营养全面、质量可靠,不要投喂腐烂变质、发霉的饲料,不过量投喂。
2.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抵抗力。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做好苗种以及水体消毒,鱼苗入池前,可用3%~5%食盐水浸洗消毒15min~20min。定期补注新水,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或者漂白粉消毒,保持水质清新。
3. 对购进的苗种进行严格检疫。不要购买患病苗种,防止苗种带入病原微生物,从源头把控。
4.一旦出现发病情况,必须规范用药。要选用国标渔药,并按照说明书要求科学合理用药。平时要做好水质监测。
(二)治疗措施
1. 锚头鳋病:预防办法是做好清塘工作,杀灭虫卵。用浓度为0.6mg/L精制敌百虫粉配置成的水溶液全池泼洒,每周1次,连用3次。
2. 水霉病: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发病后可以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用三天;或者用五倍子煎水,全池遍洒;对于受伤的亲鱼,可在伤患处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3. 烂鳃病:当鱼体表受损时,病原菌容易入侵,引起发病,所以要防止鱼体受伤。定期泼洒生石灰以改善水质,每亩池塘水深1米用量15kg~20kg,每月1~2次;每100kg饵料加入500g食盐和500g大蒜头。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