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华南、江南中稻和西南、东北单季稻处于孕穗至抽穗灌浆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华南、江南双季晚稻正处于返青至分蘖期。水稻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3级),其中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中等发生(3级),稻纵卷叶螟偏轻至中等发生(2-3级),稻瘟病偏轻发生...
7月22-24日,全国农技中心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了2019全国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全国玉米生产省(区、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科研教学单位相关专家,在总结玉米上半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病虫发生基数、玉米种植方式及作物布局,结合未来气候因素综合分析,...
7月11-1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江苏苏州召开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水稻主产区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栽培条件和气候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3-4级)。其中,稻飞虱、纹枯...
7月11-1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江苏苏州召开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水稻主产区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栽培条件和气候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3-4级)。其中,稻飞虱、纹枯...
7月11-1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江苏省苏州市组织召开北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会商会。内蒙古、甘肃等9个北方马铃薯主产省(区)的测报技术人员根据田间菌量、品种抗性和未来气候条件等因素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预测。预计今年北方马铃薯晚疫病总体中等发生(3级...
近期,受适宜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等麦区陆续开始显症,蚜虫在黄淮海麦区虫量上升加速。截至4月27日,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2.77亿亩次,同比略减4.4%,累计防治4.43亿亩次,同比增加51.7%。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报,未来10天,华北中南部、...
当前,南方早稻大部处于抽穗灌浆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阶段。6月中旬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穗期病虫防控, “两迁”害虫田间虫口密度明显降低,但仍高于上年同期。二化螟在江南稻区发生程度重于上年。穗颈瘟在南方早稻区陆续显症,华南、江南稻区局部田块发生重。截至6月26日,全国...
当前,南方早稻大部处于孕穗期,正值水稻“两迁”害虫发生为害关键阶段。据各地监测, 5月中旬以来,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早稻区“两迁”害虫迁入量大、田间虫口密度高,发生程度明显重于上年同期。预计早稻后期稻飞虱在华南和江南东部稻区偏重发生(4级),华南东部和江南东...
近年来南方稻区种植双低油菜面积逐年增多,为了获得双低油菜的优质高产,必须抓好冬季及早春的田间管理,具体来说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双低油菜在营养代谢与养分需求方面,表现出糖高氮低,对磷、钾、硼肥的需求量大,为发挥双低油菜的增产潜力,需少施氮肥,增施磷、钾、...
麦田杂草一般在小麦播种后7天左右陆续出苗,播后14~30天为第一出苗高峰期,播后70~110天为翌年春季第二出苗高峰期。当前防控杂草,对于实现壮苗越冬尤为重要。除草剂连年单一使用和杂草防除技术不到位导致麦田杂草抗药性快速发展。苯磺隆、双氟磺草胺、2甲4氯等药剂防除猪殃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