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苹果,甘肃省礼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礼县苹果硬度较大,果形高桩,果面洁净,色泽鲜艳,酸甜适度,果大可口,香气浓郁,果肉脆嫩,品质优良,皮层厚,耐贮运。元帅系苹果着色指数≥98%,富士系苹果着色指数≥87%,金帅系苹果着色数≥90%。
2010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礼县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环境
礼县苹果产自甘肃省礼县,礼县境内东北部沿西汉水及其支流沿岸为全县苹果主产区,海拔1350~1750米,年平均气温9.9℃,无霜期180~200天之间,年日照时数1968.1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发展苹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属中国黄土高原陇南浅山丘陵苹果优势产区。
历史渊源
1952年,礼县引进苹果种植;
1956年,礼县推广苹果栽培;
1973年,原天水地区将礼县列为全区外销苹果生产基地;
1985年,甘肃省农牧厅将礼县列为外销苹果生产基地;
2003年,礼县被甘肃省农牧厅列为甘肃省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
2009年,礼县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列为国家A级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县,在中国第二次苹果优势产区规划中礼县被确定为甘肃陇南浅山丘陵优势产区。
生产情况
2013年,礼县苹果园总面积达到53.6万亩,产量1.88亿千克,产值4.52亿元。
截至2017年底,礼县苹果种植总面积62.34万亩,产量3.2亿千克,实现总产值11.25亿元,建成企业15家,发展经合组织268个,礼县苹果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泰国、印度、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荣誉
2006年,礼县苹果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畅销产品”奖;
2007年,礼县苹果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同年被评为“2008年奥运推荐果品”;
2008年,礼县苹果荣获第15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
2010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礼县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