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即可看到大西山的美景、低头就能看到小区内设施齐全的儿童游乐区、步行10分钟就可达到办公室、楼下就是规划的商业广场……这些人们期待的职住一体场景,将在苏家坨镇“一镇一园”项目中成为现实。
近年来,苏家坨镇以“苏家坨镇合作经济联合社”作为主体,统筹实施集体产业项目,包含S1、S2、S3、S4、S5共5个组团,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150.3万平方米,其中113万平方米指标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翠湖科技组团,将重点打造以未来能源、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材料、集成电路等为主的实验室、中试厂房、科技办公、产业研发等产业空间,并提供集租房、商业、酒店、人才公寓、会展及文旅等服务配套空间。
不出园区就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从地铁16号线温阳路站B口出,沿着温阳路向北行走,不到10分钟就能来到苏家坨镇西山翠苑集体租赁住房项目,这也是S3组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从苏家坨镇获悉,S3组团规划建筑规模85.1万平方米,主要涵盖集租房、科技办公、产业研发和中试厂房、人才公寓、酒店和会展中心及商业配套等内容,其中西山翠苑集体租赁住房项目可提供2047套精装住房,807个停车位,户型包括开间、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等户型。
记者现场看到,住宅外观采用冷暖色搭配方式,建筑外立面以米白色为主色调,褐色、灰色、木纹色相间,简约大气,凸显建筑整体的简洁和规整。在房源类型上,开间以橙色、绿色等高饱和颜色为主,给人以青春活力的感觉;两居室、三居室则以浅灰色、淡绿色等低饱和颜色为主,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大户型多以家庭居住为主,考虑到会有老人、小孩儿,所以在颜色上会有调整,每一层楼的颜色也不太一样,希望能让入驻职工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打造一个面向中、青年群体,具有年轻、活力、创新特色的国际化青年社区。”北京新牧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资产运营部经理张永梅说。
规整的布局、合理的动线、明亮的采光……是各类户型共同的特点。“三居室考虑到入住人群的需要,做了干湿分离,这样不影响卫生间和洗漱区的同时使用,而且有些还是明厨明卫,基本上满足了家庭居住的便利性和高品质的需求。同时,楼道的墙面也采用了可水洗的涂料,便于后期清洗。”张永梅说道。
除了在外立面、室内装修上巧用心思,屋面设计也颇为考究,每栋楼的屋顶均配备了光伏发电,有利于解决整栋楼住户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热量损失、水温分布不均的情况。
记者在6号楼看到,智能跑道,休闲座椅,滑梯、沙坑等儿童游乐设施一应俱全,为满足入驻企业员工的阅读兴趣和精神文化需求,项目还规划建设了100余平方米的开放式公共书屋。
北京新牧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钢介绍,西山翠苑集体租赁住房项目总规划13.23万平方米,地上8.17万平方米,配套商业约0.7万平方米,基本能满足住户基本生活需求,未来将配备餐饮、咖啡厅、健身房等生活设施,以及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多种业态。西山翠苑集体租赁住房项目不仅打造了集居住、商业等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生活社区和国际人才社区,更显示出苏家坨镇“一镇一园”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除此之外,西山翠苑集体租赁住房项目所在的S3组团,还涵盖商业服务、社会停车场、办公区域等多个项目,北京协同创新园项目6025地块已结构封顶,6033地块实现开工建设,6027和6029地块正深化设计方案,前沙涧组团、北安河组团等多个地块的开发建设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将进一步增加中关村翠湖科技园等周边园区的租赁住房供应量,促进地区职住平衡。
基本形成组合式发展格局
苏家坨镇位于海淀区西北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腹地,地处北清路前沿科创走廊+大西山绿色生态文化带,镇域内集山地、平原、湿地、湖泊、河流等多样化生态体系于一体。近年来,苏家坨镇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科技领域,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记者了解到,为积极落实北京市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任务,苏家坨镇按照“用地选址优先解决北部地区入驻企业职住平衡问题,周边交通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成熟,毗邻产业园区和交通枢纽,可与周边村庄腾退工作统筹考虑”为原则,建设集租房项目。当前,苏家坨镇已基本形成翠湖、前沙涧、北安河组团三大片区和8个保留村的组合式发展格局,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集成电路、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科学布局高精尖产业,可为地区长远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目前,“一镇一园”集体产业用地S1和S3组团中一部分已实施建设。
随着“一镇一园”科技园产业的规划落地、生活类商业服务配套的日益完善,将为人才提供一站式的便利服务,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留下来,真正实现“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然而,苏家坨镇的“种树”过程还不止如此,S3组团附近,在教育资源配套上,除了已有的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紧邻西山翠苑集租房项目还将配建一所幼儿园,可实现幼儿园、九年一贯制的教育需要。
“三区”叠加“一镇一园”将成镇域发展新增长极
1公里内是地铁16号线温阳路站,1.5公里处是高速六环路的出入口,2公里内是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位于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中的海淀组团、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三区”政策叠加区域内,“一镇一园”集体产业项目或将成为苏家坨镇的新增长极。
记者从苏家坨镇了解到,S1组团规划地上建筑规模13.67万平方米,主要以商业配套、生活配套、体育场馆、产业研发办公为主,以人工智能为总体定位,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服务等产业引进相关企业,为其提供创新研发、产业前端展示、企业总部智慧园区,同时围绕美好生活、智享品质配套商业,满足社区百姓基本生活配套的同时,提升片区消费品质,打造集办公和商业融合的高品质园区。
S2组团位于安河家园西侧,规划地上建筑规模18.8万平方米,产业方向着重围绕服务型公寓(国际人才公寓)为主,并配置一定体量的商业综合体和经济型酒店以及少量办公(城市会客厅),北侧地块国际人才公寓计划2025年实现开工建设。
S4组团位于大觉寺东侧,规划地上建筑规模4.15万平方米,主要定位为高端度假酒店以及文化和商业配套,重点服务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以及大西山旅游区发展,计划2025年实现开工建设。
S5组团紧邻S3组团,规划地上建筑规模28万平方米,属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翠湖科技园区范围,旨在打造一个集未来能源、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多元化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未来,苏家坨镇将持续以高标准规划赋能高质量发展,锚定高科技领域和未来产业,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集聚发展新动能;以高水平治理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城乡治理,加强精细化治理,提升地区发展能级,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精致和美的苏家坨,统筹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为奋力开创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新局面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李洪亚)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