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蕉岭县广福镇叶田村的食用菌控温仓屋顶上,光伏板正在“贪婪”地吸收着阳光;仓内,秀珍菇借助智慧农业技术,7天就可采摘上市;另一边,百香果基地里飘出浓郁的果香,筛选机上滚动的百香果个个圆润油亮,打包的工人手中不停地装箱,一箱箱百香果发往全国各地……
产业蓬勃发展,农户增收致富,在广福镇的各村都能看到广州市派驻蕉岭县广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广福镇工作队”)大力支持智慧农业发展、做强农文旅融合的项目开花结果,工作队正以“广州所能、梅州所需、当地所愿”为原则落实对口帮扶工作计划,多措并举推动广福镇乡村全面振兴。
科技为翼 光伏板下种出“金蘑菇”
在广福镇叶田村的食用菌智慧工厂里,一个个智能化出菇仓整齐排列。打开仓门,扑面而来的是湿润凉爽的水汽,走进仓内,只见层层叠叠、密密匝匝的秀珍菇长势喜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工人们正认真挑选品相好、成熟的菇采摘下来,放到白色篮筐内,不一会儿就满了。
“根本不够卖!一般我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冷链车送到批发市场客户手里的,昨天有个客户急着要,晚上自己开车来拿了。”梅州市南方长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威看着满眼的秀珍菇笑着说,从传统大棚种植到智慧工厂生产,企业插上了“科技翅膀”。
整合组团单位资源,聚焦广福产业发展现状,围绕优势农业和强势产业精准发力,以科技赋能产业基础夯实、创新短板补齐、农科水平升级。
“我们促成‘梅州地区食用菌低碳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落地,引进南方长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菌种繁育中心1个、新建菌棒制作生产中心1个,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镇村发展食用菌产业。”驻广福镇工作队队长郭勇说。
控温仓生产秀珍菇,用电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此,驻广福镇工作队争取到牵头帮扶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支持,投入资金扶持广福镇在食用菌控温仓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每年产生的效益在25万元以上。“此举既就近解决了企业用电量较大的难题,也让广福镇和各村集体享受到了分红。”郭勇说。
投入小、见效快、收益高……驻广福镇工作队队员罗刚说,投资一个这样的食用菌控温仓仅需15万元左右,工作队跟企业已初步达成共识,下一步希望发动更多村集体或致富带头人一起合作,由企业提供菌棒和技术,包回收,一起致富。
叶田村党总支书记钟钦荣说,村里此前发展了百香果等项目,再加上光伏发电、租地等,村集体的年收入已增长至30多万元。“食用菌项目的落地带动了村里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目前村里有30多人在基地务工,等全部投产后用工人数将达到150人。”
人才下乡 百香果香溢“大湾区”
8月的百香果已经香飘四溢,走进广福镇叶田村百香果种植基地,满眼都是挂满枝头的百香果,个个圆润饱满,工人们忙着采摘,筛选机则按大小将果分为特大果、大果、中果,一箱箱打包好的百香果即将装车发往各地。
“今年是个丰收年!日照时间长,雨水较往年少,结果率高,甜度也高。订单每天都有,有些朋友还没上市就来问了,因为往年吃过了,他们都很喜欢。”叶田村村委会副主任、百香果基地负责人杨诚说,驻广福镇工作队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农技专家,通过技术指导来提高百香果的品质和产量,还帮助他们把百香果推向粤港澳大湾区,解决销路问题。
3月,驻广福镇工作队联合嘉应学院生命科学院举办叶田村“聚‘蕉’英才・引‘岭’未来”人才周活动之百香果栽培技术培训会,通过科技下乡、人才下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镇村干部、种植户代表等近30人参加本次活动。学院院长温茹淑等4位科技特派员在人才驿站与广福镇政府现场签订《人才进站协议书》,依托常态化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土专家”“田秀才”技术能力,是蕉岭“育引结合”人才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据统计,驻广福镇工作队引进广东省、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先后到广福镇桃花源山庄就鹰嘴桃、百香果种植工作开展技术交流指导8次,捐赠农用物资1.8万元。
至此,叶田百香果种植规模由70亩扩种至300亩,累计带动邻近村民就业300余人次,帮助村集体增收超3万元,还推动蕉岭出台《叶田村百香果品牌建设初步方案》,带动村民入股合作社参与产业合作,为百香果进一步扩宽销售渠道。
通过消费帮扶、人才培育推动产业融合,驻广福镇工作队帮助百香果、鹰嘴桃等原有产业发展得更加兴旺,推动“叶田源”百香果成功申报绿色认证,迈向品牌化发展道路。
三产联动 农文旅融合引客来
一边,一箱箱金黄色的百香果从叶田村出发,将甜蜜带给更多的人;另一边,桃花源山庄的鹰嘴桃也到了采摘期,游客纷至沓来,除了能吃到脆甜的桃外,他们还在这里玩得不亦乐乎,卡丁车、露营、喂梅花鹿等项目都深受游客喜爱。
桃花源合作社负责人钟明雄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山庄的游客越来越多,“今年所有硬件设施将打造完毕,占地30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5月已投入使用,可以同时容纳150人来这里研学、科普培训、住宿。针对亲子游的彩虹滑道、水上滑道等儿童游乐设施正准备安装,今年将投入使用。”
据悉,山庄每年为附近的豪岭村等3个村带来近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带动约200户农户到基地就业。山庄越来越好的背后,是驻广福镇工作队的出谋划策,基地300多亩鹰嘴桃的销路也因工作队而打开了。
不仅如此,广州地铁还利用地铁灯箱、车厢、电子媒介等开展世界客商大会和蕉岭特色农产品的公益宣传,借助“853”消费平台建立常态化推介机制,联系江南市场、南方菜篮子等平台解决农产品销路。
7月15日,蕉岭县广福镇桃花源景区鹿苑农家庄内香气四溢,由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餐旅学院研发的“广福一桌菜”正式亮相。随着广福桃花源景区露营地即将开放,这种“美食+旅游+农产品”的模式将持续释放价值。游客可在赏玩粤闽之间的山水之余,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美食之旅。
活动由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联合蕉岭县人社局、广福镇政府以及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广福当地餐饮行业同行等单位共同举办,是“粤菜师傅工程”培训示范基地的实践成果。
从村里出来,走上国道,不知不觉就到了粤闽两省交界处,一座焕然一新的门楼赫然矗立,“世界寿乡 中国蕉岭”八个醒目大字镶嵌在门楼上。沿线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宽敞整洁,智慧停车场、网红打卡点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驻广福镇工作队正在大力支持广福镇建设具有客家特色的省际廊道示范带,打造展现对外形象风貌,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下一步,我们希望把省际乡村游带活起来,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郭勇信心满满地说。(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