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院门,老石柱打造的水景玄关令人眼前一亮。绕过石柱便是小院天井,藤架下随意摆放着石桌石椅,慢悠悠地泡上一盏工夫茶,乡村的慢时光无比惬意……这里就是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新溪街道上三合村的“星旅居”民宿项目陆号院。
利落的短发,甜美的笑容,是“星旅居”项目创始人蔡燕纯的标志性特征。“2021年我返乡创业,把上三合村的15座闲置老房改造为充满活力的文旅综合体,还引入了潮剧名家工作室、四合书院、非遗体验馆等文化空间,现在这些院子可热闹啦!”蔡燕纯笑着说。
不仅仅是“星旅居”,在汕头市,更多乡村新业态正在不断涌现:澄海区莲华镇党群服务中心内飘来咖啡香,返乡青年沈汝恭创立全镇第一家手冲咖啡店;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美安里竹宅小院将传统潮汕元素与乡村宁静意境有机结合;在潮阳区谷饶镇东星村,一对“95后”夫妻创立“塔啡咖啡”,成为小镇咖啡的代表;谷饶镇上,返乡青年开设的“黄淑芬烤肉大排档”每到饭点就大排长龙……一处处新业态正成为强村富民的新抓手,激发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人才入乡
用创意点亮更多新业态
蔡燕纯告诉记者,“星旅居”由潮汕传统民居改造,保留了20世纪70年代老房子的基本架构,融合四合院古建筑和现代艺术美学,风格简洁而独特,它静静伫立在一众老房子中间,和周边的田园和谐统一。一座座原本长期无人居住、被遗忘在乡村的老屋,在蔡燕纯等返乡创业青年的一步步努力下,蝶变为融庄园、餐厅、乡宿、茶室、露营、垂钓、菜园、书法室、图书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空间。
很快,蔡燕纯和一批同样有着“田园梦”的伙伴们一拍即合。作为项目的“灵魂人物”,蔡燕纯以女性独有的细腻与智慧,精心规划每一处空间。她不仅保留了潮汕传统建筑风貌,更融合现代艺术元素,打造了非遗民宿、潮菜馆、工夫茶馆等多元业态,引入了潮剧名家工作室、非遗体验馆等文化空间。
无独有偶,位于澄海区莲华镇党群服务中心内的“点一盏心灯”咖啡店的创始人沈汝恭也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我入驻这里有半年时间了,最开始是看中了这里紧邻主路的地理位置,在了解到我的创业意向后,党群服务中心也给了我很多支持,例如目前免除租金,咖啡店营收归我一人所有。”
“您好,您的手冲咖啡制作完成了,请享用。”沈汝恭熟练地为客人冲泡好一壶手冲咖啡,一边给顾客讲解所用咖啡豆的产地和特色。“我非常喜欢咖啡文化,认真学习了手冲咖啡的制作技艺,我希望能把咖啡文化带到我们这个小镇,让更多人喝到高品质的手冲咖啡。”沈汝恭说。
近年来,莲华镇深入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民休闲度假康养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和“潮韵农旅 山水莲华”规划定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这也让沈汝恭等一批返乡创业者对这里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现在没有位置了,大家可以先到我这里取号!”下午五点多,谷饶镇的“黄淑芬烤肉大排档”又排起了长队,店员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在门口维持秩序。店里人多时,餐厅负责人郑涛还要亲自上阵帮忙上菜。“我们这个小镇是工业镇,人口有30多万,餐饮消费能力很强,这给了我返乡创业的决心和动力。”郑涛说。
这样的乡村新业态案例在汕头市比比皆是。走进美安里竹宅小院,“下山虎”的独特建筑形式瞬间让人感受到传统潮汕民居的魅力,显得古朴又华丽。“这里不仅是民宿,更是一处可以共建的乡村院子。画室、茶室一应俱全,有些游客一住就是几个月,完全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民宿负责人温润浩对记者说。小院自运营以来,已成为周边地区的热门旅游地。
带动共富
新村民拓展就业大空间
如果说回乡创业助农,是蔡燕纯等人寻找向往生活踏出的第一步,那么四年多来,“民宿+”等业态已越来越完善,“向往的生活”有了更具体的模样,不断吸引着新村民加入。
“其中有画家、艺术家、设计师、潮剧表演艺术家等,例如潮剧表演艺术家郑健英的英园工作室就落户这里。她们把老房子改造成特色鲜明的小院,既是工作室,又相对开放,其间还有不定期开展的主题活动。我们还有新村民活动日,邀请原住村民和新村民一起互动。”蔡燕纯表示。
乡村的文化空间因为新村民的入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来自北京的林宥含就是第一位入驻该村的新村民,现在也是陆号院的经营者。“2022年年底,我一来到这个小村落就爱上了这里的氛围,先租下一幢民房改造成自己的住所。2024年我又租下了陆号院,游客可以在这里品茶、喝咖啡,静下心来感受山村生活。”林宥含说。
在蔡燕纯的带领下,“星旅居”成功举办了几百场文化活动,包括“村晚”、非遗市集、农耕研学等,累计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吸引了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前来体验。她特别注重联农带农,通过建立美食品牌、提供就业岗位、推广农产品等方式,切实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同样盯上“小镇咖啡”的还有“塔啡咖啡”创始人肖文斌。走进位于潮阳区谷饶镇东星村的这家咖啡店,一名店员正忙着打包外卖,另一人忙着制作咖啡。“我之前在上海和广州的咖啡店工作过,对咖啡比较了解。2019年下半年我和爱人回乡创业,想打造属于我们本地的咖啡品牌。”肖文斌介绍道。
脑筋活络的他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现在店里平均每月可卖出3000至4000杯咖啡,实体店客流量也不错。”他透露。
“黄淑芬烤肉大排档”等餐饮企业带动了就业。“我们店目前能创造30至40个就业岗位,其中来应聘的大多是周边村镇的年轻人。”郑涛说。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动能,也为这群年轻人开辟了新就业空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钟欣 祖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