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灵台县畜牧兽医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宋积锁格外忙碌。一大早,他便带领技术人员,对采用性控繁育技术授配的平凉红牛犊牛,开展性别、体重、体高、体长等基础数据的采集与记录工作。
“性控繁育技术不仅可以精准控制性别,优化种群结构,而且能够提高繁育效率。采用该技术培育的犊牛生长发育快、肉质优良。”宋积锁介绍道。
为进一步推进平凉红牛良种繁育,2024年,灵台县与内蒙古赛科星公司展开深度合作,研发制作平凉红牛母牛性控冻精细管。当地选育6头遗传基因优良、精子活力旺盛的种公牛作为采集种群,通过实时监测其生长数据、健康状况、精子活力等指标,实现精准选种,致力于培育平凉红牛母犊牛,打造平凉红牛自主产业“芯片”。这些母犊牛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将作为平凉红牛基础母牛,进一步扩大平凉红牛种群规模。
在强化技术支撑能力方面,县畜牧中心联合省市专家开展“能力提升行动”。数据显示,全县累计培训养殖户580余人次,在30个新建冻配站点培养专业技术人员56名,形成了“县乡联动、科技下沉”的服务网络,为产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近年来,灵台县以“良种优选、科技赋能、政策护航”为抓手,构建起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使用性控冻精授配基础母牛4500余头,成功繁育犊牛1408头,其中优质母犊牛1235头,性控准确率达87.7%。全县红牛存栏量突破3.2万头,较三年前增长42%,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作为国家平凉红牛新品种培育核心育种场,康庄牧业有限公司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截至4月底,该公司已选育平凉红牛育种群基础母牛500头,年繁殖平凉红牛优质犊牛400余头,有力带动了当地牛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台镇胡家店村养殖大户任海军这几年赶上了养牛的黄金期。县上大力扶持平凉红牛产业,积极推广性控繁育技术,让养牛充满“科技范儿”。他不仅能享受各种“政策红利”,还能得到技术人员的上门服务。“家里养了22头牛,我很认可这项新技术,产的牛犊好。县上每头还补贴500元,‘见犊补母’每头补贴1500元,加起来2000元呢!”任海军笑着说,言语间满是对产业发展的信心。(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贾芳)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