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炎炎夏日,高温高湿环境下食品易腐变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更是凸显。为确保群众吃得放心,庄浪县多管齐下,织密农产品安全“防护网”,严守群众“舌尖安全”。
走进庄浪县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技人员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用药的场景。县上不仅发放了1860余份安全用药明白纸和重点品种药物清单,更是组织了380人(次)的专业培训,让标准化生产理念深入每个种植大户心中。从种子挑选到农药使用,从肥料配比到采收标准,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图可依。这种“保姆式”技术服务,让农产品从种植源头就扎牢了安全根基。
在检测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忙着为各类农产品严格“体检”。1424份果蔬样品、1085份非洲猪瘟检测样本、2440份“瘦肉精”检测报告……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100%合格的骄人成绩。更令人安心的是,全县建立起覆盖县乡两级的检测网络,从一颗白菜到一块肉,都要经过层层把关才能走上餐桌。正如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蒲文军所说:“我们的目标很简单——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创新机制让监管更“聪明”。庄浪县将6759条监管信息录入追溯系统,2878张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如同农产品的“身份证”,让3900.97吨带“证”上市的农产品有了“前世今生”的故事。43名乡镇监管员和212名村级协管员组成的“安全卫士”队伍,织就了一张无死角的安全“防护网”。55次果蔬基地检查、131家(次)农资经营主体排查、2次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这些数字记录着监管人员守护食安的脚步。
“现在连苹果套袋都有标准流程,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全程生产记录。”一位种植大户的感慨道出了庄浪县农产品监管的新变化。
在这里,数据化监管不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饱含温度的民生承诺;网格化管理不是机械的制度,而是守护安全的坚实屏障。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庄浪县用硬核举措,为特色农产品筑起了一道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堤坝”。(记者苏莉莉)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