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庄浪县南坪镇高庄村王氏蜂业蜜蜂养殖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蜜香,蜜蜂在花丛与蜂箱间忙碌穿梭,发出嗡嗡的声响,勤劳的养蜂人熟练地检查蜂箱、摇蜜,一派丰收的景象呈现在眼前。
庄浪县南坪镇,自然环境优越,蜜源植物丰富,四季分明的气候为蜜蜂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养蜂在这里不仅是一项传统产业,更在时代的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养蜂人王彦奇和他的王氏蜂业,无疑是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作为庄浪县王氏蜂业第三代养蜂人的王彦奇,自幼与蜜蜂相伴,对养蜂事业充满热爱。他的家族养蜂历史悠久,然而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产量不稳定、蜂群损耗大等诸多问题。2016年,王彦奇大学毕业后毅然接过家族养蜂事业的接力棒,决定改善当前的养殖现状。
在养殖过程中,王彦奇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并系统学习蜜蜂生物学特性,结合实践总结出科学的饲养模式。这种模式从蜂群管理、饲料供给、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大大提高了蜂群的健康水平和产蜜量。同时,他依据花期科学取蜜,每个花期15-30天,初花期进入,花期结束取蜜,只取蜂巢中封盖好的成熟蜜,留下未封盖的供蜜蜂食用,保证了蜂蜜品质的稳定性,也为原料蜜产量与成熟蜜品质的双提升打下基础。
“洋槐蜜是我们西北的名蜜,我们蜂农每年都必须追槐花蜜,我们一年蜂农所采的槐花蜜决定着他一年的收入。”庄浪县王氏蜂业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彦奇说。
据了解,目前合作社已引领全镇13户蜜蜂养殖专业户发展意蜂养殖1560群,年产原料蜜达26万斤;同时按需生产成熟蜂蜜,其中洋槐蜜4000斤、枣花蜜2000斤、茴香蜜2000斤、荞花蜜4000斤,成熟蜜总产量约达12000斤,产值45.6万元,小蜜蜂真正“酿”出了产业发展的大效益。
“我管理这个蜂场的土蜂,大概有一百二十群蜂,一年四个月采蜜期,土蜂采庄浪本地的一些蜜源植物,比如红豆草。土蜂单产年在二十斤左右,蜂场的总产蜜量在六千斤左右。我们科学养蜂,一年多采两次蜜。”庄浪县王氏蜂业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润举说。
王彦奇告诉记者,养蜂在他家已传了三代,经历了半个世纪,现在成了家族性产业,做为“蜂”三代的他,在带领群众养蜂产蜜,增收致富的道路上任重道远。(通讯员 柳宾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