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橙、北李、中雪梨”,灌阳素有雪梨之乡的美誉。由于夏季气候高温多湿,加上人为管理不到位,灌阳一些果园梨树出现翻秋花现象,影响果园次年产量。9月26日,桂林市农科中心科技特派员深入灌阳开展梨树翻秋花调研,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将科技服务送到田间果园。
“灌阳雪梨清甜可口,经济效益也不错,每年7、8月份就采收了。今年,梨树采收果实后,部分果树又开始开花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灌阳县灌阳镇大仁村的果农戴晓说。
“灌阳雪梨翻秋花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梨树采收后出现高温多湿天气,导致一些梨树继续花芽分化提前开花。另一方面没有做好肥水管理或者没有做好病虫害防治,引起提前落叶,也会出现翻秋花。”农科中心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秦忠明一边查看果园,一边耐心对农户说。“翻秋花会消耗树体营养,来年开花就会减少,影响产量,要尽量减少梨树出现翻秋花。你这果园一些树出现翻秋花,但是数量可控,后续加强果园管理,可以减少翻秋花对次年产量的影响。”
科技特派员在仔细查看了果园的树势、翻秋花的开花数量,并询问了果农近期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情况后,对果农进行了一对一的技术指导,从梨采收后的肥水管控,如何重点防治黑斑病、黑星病和褐斑病等病害,如何防治梨花网蝽、红蜘蛛等虫害,到冬季清园及后续整形修剪,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解决种植户在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灌阳地处桂北山区,作为“中国雪梨之乡”的核心产区,全县雪梨种植面积达6.01万亩,年产量17.2万吨。做大做强灌阳特色水果产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最有效保障。市农科中心近年来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活动,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将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同时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民技术人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