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街道金龙村,只见村委会的仓库里堆满了一袋袋加工好的果脯果干。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正容告诉记者,这些产品均由本地特色农产品空心李生产加工制成。今年,村里除了鲜果销售外,还首次尝试对空心李进行统一收购,便委托企业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果脯果干,使空心李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助民增收。
金龙村位于沙子街道西北部,海拔约600米,气候温润,土壤肥沃,种植了空心李1200余亩。这里出产的空心李果大肉厚、酸甜多汁。然而,由于李子成熟期集中、保鲜期短,加上运输条件有限,采收季节常出现滞销现象,给村民带来不小的销售压力。为破解这一产业发展瓶颈,金龙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经过多次调研与探讨,决定在鲜果销售的基础上增加深加工模式,帮助村民销售。
今年,村里统一向果农收购新鲜空心李10吨左右,并委托黔东南州岑巩县贵州美洋洋食品有限公司加工成果脯、果干等产品,缓解了村民的销售压力,确保了果农收入。
“往年李子熟得快,存放时间短,好多都烂在了地里。今年村里统一收购,还做成了果脯果干,销路不愁了。我家就卖了1500多斤鲜果给村里,收入增加了不少。”金龙村村民肖永忠说。
这一新模式迅速获得村民认可。大家不再为鲜果滞销发愁,还能通过参与采摘、分拣等获得额外的劳务收入。加工后的果脯果干产品由于色泽自然、口感纯正,首批果脯果干上市后销售火爆,预计可为村集体带来收入20余万元。
据了解,该村计划明年购置专业设备自建加工厂并申请商标,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做强做优。
“我们将空心李加工成果脯果干,目的是带动村民增收。接下来,村里打算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打造完整产业链,让沿河沙子空心李深加工产品走向全国。”张正容说。
当前,一条从枝头到舌尖的产业链正在金龙村加速形成。小小空心李,正蜕变成名副其实的“致富果”,为该村铺就了一条“香甜”的振兴之路。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