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新农人罗文静:归乡姑娘的甜蜜产业
盛夏时节,在湖北省钟祥市客店镇的李园里,一串串李子压弯枝头,果香四溢。“这是我们通过科技手段种出来的李子,口感脆爽,甜如蜂蜜。”85后姑娘罗文静正穿梭在果树间,忙着采摘成熟的李子,装货发往全国各地。
8年前,罗文静——这位武汉工程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曾经的钟祥市人民检察院助理,回乡看到沟渠里到处散落的烂李子,内心五味杂陈。彼时的客店镇李子产业深陷困境:品种老化酸涩、管理粗放“靠天吃饭”、销路不畅烂果成灾,辛劳一年的果农常血本无归。乡亲们感叹:“咱缺技术,更缺能带着大伙闯市场的人啊!”敏锐洞察力与责任感,让她看到家乡产业亟待破局的痛点。作为客店的媳妇,她深知改变这片土地,是责任更是机遇。
严谨务实,成为她创业的独特武器。面对产业困局,她以“证据思维”科学破题:她三赴重庆武隆、湖南永州等李子优势产区“取证”考察,同当地种植园主取经,跟随当地果农学习种植技术,手中的笔记本时刻记录果农的经验。除此之外,她还亲自上手操作,培土、剪枝、疏果、施肥,虎口磨出的茧子是最好的回答。有了这些珍贵的经验,结合客店土壤、气候、水源等要素,最终决定引进糖度19%的蜂糖李和果型美观、口感独特的芙蓉李替代本地李子品种,解决李子品类和质量不稳的难题。
为确保技术稳妥,她在果园推行精细化管理“三部曲”:精准控产,限定每棵树的果数以保证果实品质;生态天网,通过粘虫板与太阳能灯进行绿色防控;智慧营养,依据果树需求进行科学施肥。最忙碌时,她连续两个月吃住在果园,详细记录果树生长数据,并联系重庆、湖南的种植园主学习种植经验,科学调整种植策略,松土施肥、疏果剪枝、挖掘排水沟等工作都亲力亲为。
在她的努力与坚持下,科学种植终获回报:亩产从千余斤跃至4000斤,裂果率从35%降至5%,收购价从1-2元飙升至6-10元/斤,酸涩山果蜕变为爽脆甘甜的“金果子”,收购商、游客也纷至沓来。
如今,在镇政府的推动下,罗文静正与村集体深化合作,计划未来五年将标准化李子种植面积扩大至300亩。
作为返乡青年,罗文静深知产业振兴需要注入持久活力。她将法律人的规范意识融入品牌建设,联合周边果农创建树烨农业专业合作社。她积极联系省农科院,对李子进行产品检测、申请绿色认证、设计统一包装,完成本地李子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她的蓝图也充满“融合”智慧:推出“果树认养”农旅体验,让城里人感受乡土温度;与经销商合作研发李子果脯、果酒等高附加值产品;整合客店镇香菇、葛粉等特产,打造区域农产品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