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秆受害症状。图片由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近期,我省经历多场降雨,部分马铃薯种植地块可能存在低温时间长、田间湿度大的情况,易出现马铃薯晚疫病。对此,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制定并发布《2025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应急预案》,供广大马铃薯种植户参考。
广大马铃薯种植户需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特别是降雨量、温度及湿度等数据。在预计日均气温不超过30℃,有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启动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和防治机制。增加田间巡查频率,特别是在连续阴雨天气期间,对马铃薯田块进行系统巡查,以低洼积水地块为重点关注区域,一旦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将植株连根及种薯块全部挖出,带出田外深埋(深度1米以上),病穴撒石灰消毒,对病株周围50米范围内喷施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或氟吡菌胺·霜霉威等药剂进行封锁控制,每隔7天喷1次,连喷3次,阻止病害扩展。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要加强土壤环境管理,改善农田排水系统,确保田间不长期积水。当田间巡查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或者临近地块已经发病,以及气象预报监测到未来高湿度和适宜温度时,即可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晚疫病。未发病地块可在降雨前及时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记者梁金池)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