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农时,田畴叠翠。北大荒集团胜利农场与饶河县小佳河镇联合打造的"双百双千"农业示范区,一片片翠绿的玉米地长势喜人,这里是胜利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点项目,也是胜利农场与小佳河镇发挥垦地共建优势、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示范样板。
订单农业: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走进示范区,整齐划一的玉米田里,优质鲜食玉米品种正茁壮成长,"我们与饶河县金满囤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每棒0.7元。"正在田间查看玉米长势的技术员桂洪峰说,"按照亩保苗4800株,合格成品3500株计算,亩收益能达到2450元,比种普通玉米多赚850元。"
这种"企业+基地"的订单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更让种植收益有了保障。村民李大哥算了一笔账:"往年种普通玉米,价格波动大,收入没保证,现在有了订单,心里踏实多了。"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
在合理轮作基础上,采取大垄种植,重点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播后耕一犁、气吸式播种机、高地隙等农机农艺措施,实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这些"大家伙"可以轻松穿梭在玉米田间,完成播种、喷药、施肥等工作,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
"我们采用了全套现代化种植技术,"区域农服总站负责人介绍道,"从测土配方施肥到气吸式精量播种,从大垄密植到播后耕一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田边伫立的气象站引人注目,这个看似简单的设备,却能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为精准农业提供科学依据,有了这些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安排农事活动,实现水肥精准调控。
垦地合作: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区域农服+农场+示范基地”这种创新模式,将农垦系统的技术、装备优势与地方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有机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
"我们组建了垦地合作农机服务队,实行机车统一调配。"区域农服总站负责人表示,"从整地、播种到收获,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
更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农场与饶河县的电商平台和"网红效应",积极开展农产品市场化营销工作,针对鲜食玉米等特色农产品,制定了详细的营销方案,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
微信图片_2025-07-22_150531_844.jpg
凝聚合力:党建共建联建促发展
在示范区,“创新党建联盟模式 汇聚融合发展动能”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胜利农场党委与饶河县小佳河镇党委签订了党建共建联建协议,以党建联盟“1+6”模式,即(共建一个联合党支部、六联六融),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充分发挥绿海红帆党小组的组织优势,引导党员干部在党建共建联建示范点建设中充分发挥宣传员、信息员、技术员、营销员、战斗员的“五大员”作用,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优势,实现共促进、共发展的目标。
通过建立"党员技术帮扶队""农机服务先锋队"等载体,组织党员技术骨干与当地农户结对帮扶,把党的组织优势延伸到田间地头。
放眼望去,连片的玉米地如同一幅绿色的画卷,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见证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变革,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双百双千"示范区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这里不仅生长着优质的玉米,更孕育着农业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展望未来,胜利农场将继续深化垦地合作,完善“示范-辐射-带动”机制,用北大荒模式以点带面, 发挥辐射效应,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带动地方提升科学种植水平,从而实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讯员:程文 桂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