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中下旬以后,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的万亩良田铺开了金灿灿的丰收画卷。收割机正在往来穿梭,抢抓农时进行割晒作业,并且抢抓价高的有利时机高价卖粮。
“今年这割晒法子真是用对了!”军犁管理区种植户李国新站在地头,望着正在作业的机械,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他掰着手指算起了增收账:“你看,割晒之后,稻子在地里就能迅速脱水干燥,水分能稳稳控制在15个左右。这样一吨能卖到2580元的好价钱,出米率也高,能达到‘六个三’的标准。粮食直接从田间地头就卖出去了,省去了在晒场反复翻倒、晾晒的人工和操心,资金回笼特别快。更重要的是,地能早点腾出来进行深翻,为明年生产做准备,这可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据悉,由于今年积温充足,分公司的水稻黄熟期比往年提前了约10天。面对这一新情况,二九〇分公司科学研判,早部署、早动员,牢固树立“抢收意识”。各管理区积极引导种植户转变传统直收观念,大力推广“割晒+拾禾”的分段收获技术模式。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为种植户细致地算好“四笔账”:对比直收与割晒的“经济账”、分析市场价格的“效益账”、规避后期天气风险的“风险账”以及争取农事主动的“农时账”。
二九〇分公司军犁管理区副主任宋其海指着正在晾晒的稻铺详细介绍道:“分段收获的优势非常明显,提前割倒晾晒3到5天,能让水稻水分自然降低,籽粒后熟,这样再用拾禾器进行脱粒,不仅能将机械收获的损失率降到最低,减轻后期晾晒和存储的压力,更能显著提升稻米的整精米率和食味值,品质上了一个台阶。”他进一步补充说道:“粮食提前变现,种植户心里踏实。紧接着就能提前进行秋整地,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准备苗床土、积造农肥等明春生产准备工作,为接下来的格田改造等项目赢得了宝贵时间,让我们在整个秋季生产中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截至目前,这个分公司正加足马力开展收割作业,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的作业流程,不仅确保了收割效率,更从源头保障了稻谷的品质。这批品质优良的新米将抢抓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黄金期,提前上市,满足市场需求,最终实现优质优价,助力种植户增产增收。(通讯员:陈阳 刘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