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网站
位置: 首页>资讯>信息联播>吉林

通化市采取多举措稳耕保粮 力夺粮食安全生产全面丰收

  • 日期: 2020-04-10
  • 来源:通化市农业农村局
  • 字体:
  • 打印本页
  • 分享
  • 2020-04-10 10:08
  • 来源: 通化市农业农村局

  通化市在应对肺炎疫情的同时,积极推进备春耕生产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一、粮食生产持续稳定。持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产者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19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17.59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07.88万亩,水稻种植面积89.53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0.88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7.23亿斤,近1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5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70公斤,比全国人均多400公斤,粮食商品率超过80%,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做出贡献。

  二、科学规划保稳产。2020年通化市积极调查农民种植意向,科学制定农作物种植计划,确保粮食作物耕种面积。针对今年粮食生产实际条件,积极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民调整种植意向。遵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研究制定了2020年农业生产种植计划。今年,计划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79万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7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2万亩。粮食产量力争稳定在25亿斤,其中稻谷稳定在8亿斤以上,确保该市粮食安全。

  三、备实资金物资促生产。为满足今年春耕生产需要,去年年底开始,全市农业部门会同其他部门积极组织备耕资金和物资的调运储备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提供物质保障。一是加强监管推动农资企业复工。全市农业部门加大对农资产品,特别是种子的抽查与检验力度,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净化农资市场。加强农资经营网点备案管理,一户一档,确保农资供应货真价实。指导生产企业完善防控疫情措施,达到生产条件的进行复工生产,辖区共有种子生产企业8家,已全部恢复生产;农资经营门店666家已全面复工,农资市场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二是对农产品等民生及防疫物资进行了绿色通行证制度农业生产物资供给渠道畅通无阻。 三是积极宣传落实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协调组织国有粮库、收购企业开库收粮,满足农民售粮需求,做到随到随收,敞开收购。保证粮食收购销售进展顺利。截至4月2号, 已完成商品粮收购81.8万吨,占商品总量101.4万吨的80.8%。其中:水稻完成收购18.2万吨;玉米完成收购63.6万吨 。四是强化金融服务,保备耕资金。各地农业部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全面推进备耕资金放贷工作,农民随贷随放,全力满足备耕生产需要。

  目前,通化市农资产品供应充足。全市春耕生产计划用种6002吨,现有货源6034吨,已到农户5829吨,入户率97.1%;化肥现有货源10.58万吨,占计划底肥用量的99.0%,已到农户9.92万吨,入户率92.8%;农药现有货源1028吨,占计划用量的55%;农膜现有货源2422吨,占计划用量的97.9%;农机具维修已完成3.73万台,完成计划的81.8%。完成资金筹集8.49亿元,占计划投入资金9.66亿元的87.9%。

  四、强化科技培训保生产。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网课、短视频、微信、业务群等媒体积极开展培训工作,让农民通过手机了解2020年计划推广的农业生产增效相关技术、强农惠农政策、生产资料信息、防灾减灾措施,同时指导农户科学选定和购买农资,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农户扎堆购买农资产品,引导农资经营门店积极做好农资储备、生产经营场所及运输车辆消毒、线上服务及农资“点对点”配送服务等事项,实现了保障人身安全与科技培训同步进行,确保防疫不误农时。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训农民5.2万人次,为全年粮食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