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畜牧业管理局以“繁改工作标准化建设年”活动为载体,采取多项措施,规范冷配站(点)标准化建设,加强对牛人工授精从业人员的管理,推进延边州繁改工作标准化建设。
一、规范现有冷配站点。对牛冷配站点进行适当调整,加强软硬件建设,要求站点必须具备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操作室,室内要划分液氮罐存放、精液解冻及质量检测、器具及耗材保存等几个功能区,并具备相应的液氮罐、生物显微镜、恒温水浴锅等人工受精器戒器材,物品要摆放整齐、保持干净整洁。
二、加强繁改工作运行的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立冷配站点和冷配人员的信息档案,站点和人员如有变更要及时更新。二是冷配从业者必须经县级以上畜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经培训合格,取得人工授精员证者方可从事本工作。三是实行冷配分片负责制。配种员对所负责区域内的养牛户,不论距离远近,必需做好服务。四是取消黄牛冷配地域界线。冷配人员在保证完成所负责区域的冷配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可凭技术实力接受非服务区农户的邀请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同时鼓励有技术实力、经济实力的养殖(场)户按要求自行投资设立冷配点。五是加强监管,签订责任状。县市畜牧站要与辖区内人工授精人员签订《繁改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按照《延边黄牛管理条例》和《延边州牛冷冻精液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工作。六是设立监督电话。设立州和县(市)监督电话,发现冷配工作不作为或服务不到位的,提出整改要求,屡教不改的,将取消其配种员资格。
三、强化监督检查。常规工作检查不放松,加强对冻精申请、领取、发放、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健全各项记录,禁止使用不符合品种保护要求的冻精,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不定期开展监督指导,督促各县(市)完成冷配点建设、责任状鉴定、责任区分配、人员档案建立等各项目标任务,加快繁改工作的标准化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