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堡镇地处江苏省兴化市西南部,与扬州市江都区、高邮市接壤,总面积80.5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陈堡草荡作为兴化五湖八荡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在草荡综合治理中,陈堡镇充分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形成了“一核、三区”发展框架,即陈堡草荡为核心,古朴唐庄度假区、水上运动活力区、归园田居休闲区为三区。通过统筹土地要素调配、旅游项目实施、配套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等内容,陈堡镇致力于打造集赛事培训、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康体文娱于一体,国内知名、长三角一流的乡村田园型运动旅游目的地。
一、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打通发展壁垒
陈堡镇成立“唐庄中心村党委”,联动草荡周边7个村和古朴唐庄文旅公司,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合力机制。这一做法与“千万工程经验”中的党建引领原则高度契合。通过党建引领,陈堡镇确保了村庄规划建设“不走样”、发展方向“不跑偏”,同时,也打通了思想壁垒、资源壁垒和行动壁垒。在思想壁垒方面,陈堡镇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达成了共识和合力。在资源壁垒方面,陈堡镇以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抓手,大力实施增减挂钩、占补平衡、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并大田”改革等四大“土改”项目,调配土地要素,扩充土地储备,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保障。在行动壁垒方面,陈堡镇完善了草荡农文旅融合总体规划,细化了村庄用地布局、建设安排和风貌管控要求,统筹好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了文旅产业的顺利推进。
二、要素打造,功能互补,完善产业链条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陈堡镇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中的资源整合、要素支撑原则,打造了链条式农旅融合产业。在“吃”方面,陈堡镇打造了“草荡船宴”系列菜品,以“草荡十宝”为特色菜品扩张特色农家宴。同时,以村公司牵头建设唐庄小院等餐饮场所,打造蒋庄小院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餐饮选择。在“住”方面,陈堡镇改造了唐庄老村部为基本民宿,并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水上民宿项目。同时,还打造了唐庄大院综合体等高端住宿设施,满足了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在“行”方面,陈堡镇积极为投资过亿元的通湖大道项目(S352至水上运动中心)进行土地征收等前期准备工作,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在“游”方面,陈堡镇建设了唐庄紫桃采摘园、曹黄草莓种植园、蒋庄番茄种植基地等农业观光项目,并打造了西侧苗木基地、唐庄大棚提档升级项目等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这些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在“购”方面,陈堡镇建设了农产品展销中心,开发了唐庄系列农产品大礼包等特色旅游产品,并与市级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展销,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在“娱”方面,陈堡镇打造了里下河垂钓公园及青少年研学基地等休闲旅游项目,提供了竞技垂钓、台钓、传统钓、路亚钓等多种垂钓方式,并配套了房车露营、户外烧烤、研学拓展等休闲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三、效益为上,打响品牌,实现持续发展
陈堡镇积极响应“千万工程经验”中的效益为先的原则坚持以休闲感、参与感为突破方向,以“小投资、短回报、高效益”为工作目标,推动景点、田园、水系等串点成线,深度开发一日游、多日游的精品线路。同时,积极聚拢旅游人气,通过举办赛事活动和节庆活动等方式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多元开发旅游产品方面,陈堡镇会同重点旅行社强化客流分析、市场研判,推出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还积极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新型业态,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形式和消费模式。在聚拢旅游人气方面,陈堡镇联合举办了“华东钓王赛(国家级赛事)”“省龙舟大赛”“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并承办了皮划艇等赛事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还提升了陈堡草荡文旅IP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望未来,陈堡镇将继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和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共治格局。另一方面,将更注重发挥当地资源和特色优势,推动文旅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和品牌化建设,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乡村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