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推动“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等文明乡风建设,形成人情负担轻、文明新风浓的良好局面。
一、主攻难点,转变思想改民风
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促进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文明程度。一是坚持党政主导。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深化移风易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深化“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移风易俗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印发《石城县全面推进“乡风文明行动”的工作方案》和《石城县深化“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移风易俗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乡村振兴、纪检、组织、宣传、民政等多部门通力协作,合力攻坚。二是突出干部示范。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十带头十严禁”,即带头减少请客办宴,带头不收(送)礼品礼金,带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严格控制宴席桌数、缩小宴请范围,反对相互攀比等不正之风,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好家风民风。设立移风易俗示范点,以点带面,全县推广,培养“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推动群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三是强化宣传教育。依托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深入开展大众化、分众化、典型化宣传,与群众共同算清利弊账、长远账、经济账,让“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文明理念入脑入心。深入挖掘传统客家文化、优秀民俗文化,通过文化浸润,树立和谐文明乡风、孝悌和睦家风和人情淳朴民风。
二、抓住重点,建章立制保长效
坚持全周期管理,发挥规章制度、监管督查等约束作用,做到“管经常、管长久”。一是抓好建章立制。建立“两报告一承诺”制度,要求领导干部操办宴席前,必须向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报告宴席桌数、烟酒使用等情况,并作出“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等郑重承诺,相关承诺及操办情况列入个人廉政档案,接受监督检查。其他干部向单位党组织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印发《石城县村(居)红白理事会常态化管理办法》和《石城县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操办规范指引》等,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教育、规劝、奖惩等,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二是强化行业监管。民政、公安、市监、城管等部门立足职能,加强对餐饮服务、婚介机构、婚庆公司等行业的执法检查,大力整治大操大办、餐饮浪费、高价彩礼、丧葬乱象等。三是严格监督约束。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定期评比正反典型。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在节假日、办宴高峰期派出专项督查小组,深入酒店等场所明察暗访,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将移风易俗改革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以强有力的考核倒逼工作落实。
三、聚焦热点,深化拓展革陋习
针对餐饮浪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社会热点,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拓展延伸,让移风易俗内容更丰富、成效更显著。一是坚决反对餐饮浪费。严格落实公务接待用餐要求,以公务用餐文明引领社会消费文明。倡导少办宴席,除婚丧嫁娶等重大事宜之外,升学、乔迁、庆生等一般不办宴席不请客。控制宴请规模,规定党员干部办宴不邀请上下级、不邀请利害关系人,不超过规定桌数。推行“拼盘菜”“小盘菜”,倡导理性适度消费,着力减少餐饮浪费。二是大力整治高价彩礼。印发《婚丧礼俗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坚决抵制高价彩礼,倡导低彩礼、零彩礼、婚事新办、婚事简办。结婚流程由原来的见面、定事、查人家等13项缩减为5项,时间控制在一天以内。三是积极探索丧事简办。倡导厚养薄葬,引导群众用追思会、生态安葬等新形式代替传统规矩,仪式由原来的50多项精简到8项以内,丧事操办时间由原来的7-8天缩减到1-2天,丧葬费用由原来的7-8万元降到1-2万元。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