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辽宁省盖州市设施桃科技特派团项目的支持下,果树所桃专家赵海亮副研究员带队到盖州市九寨镇开展设施桃栽培技术指导。
在九寨村,正值设施大棚桃采收时期,专家建议根据成熟度分3次采收,先摘外围和上部果,后采内膛与下部果,由外向里逐枝分批次采收。针对果实成熟期土肥水、环境调控等管理技术,专家强调果实成熟期管理会直接影响果实品质、商品性及树体恢复,十分重要。为避免高温导致果实软化过快,专家建议,白天保持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以内,昼夜温差大于10℃利于糖分积累;为提高糖度,但避免过度干旱导致落果,专家建议采收前7-10天可适当控水,土壤追施高钾水溶肥,忌用氮肥。
此次技术指导得到了当地果农热烈欢迎,为盖州市设施桃产业科学规划及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而在4月13日,双台子镇黄旗堡村村书记巩波带领果农在盖州市农业中心杨玉文主任陪同下,来到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设施桃团队核心试验区,对19-3新品种进行现场观摩品鉴、栽培技术交流并领取新品种苗木。
在设施桃团队核心试验区,赵海亮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团队最新选育的适合设施栽培的油桃新品种19-3的特点:设施内平均单果重165g,最大单果重286.5g;设施栽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7%,果实发育期70天左右;在同样栽培管理条件下,19-3比主栽品种中油4号早熟7-10天,果实在4月上旬已经成熟。现场观摩品鉴活动中,该品种得到果农一致好评,它的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实硬度好、早熟性好且含糖量高。
随后,果树所桃专家带领团队成员前往盖州市双台子镇项目基点,为果农免费发放新品种共计1000余株,并叮嘱栽植注意事项。一要注意修剪根系:主根都要修剪出新茬,保留主根20-30厘米左右,促进苗木水分的吸收;二要注意浸泡根系,用生根粉+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提高成活率。此次服务,得到了当地农民热烈欢迎,为推进新品种展示示范,促进当地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尝试。
早在今年3月27日,赵海亮就带领团队成员前往盖州市九寨镇项目基点开展技术服务并为示范户发放油桃新品种19-3苗木共计200株。并对九寨村周边桃棚进行走访调研,其中一户桥棚格外吸引专家注意。棚内果面不整洁,树势偏弱。专家仔细观察,并对农户过往种植过程详细了解后发现,植物生长激素使用存在问题。专家建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保持科学原则:低浓度,少次数,适时喷;避免高温强光,选择上午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喷施,避免药液快速蒸发导致浓度升高异常。最后,专家提醒,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把双刃剑,用对能提质增产,用错则毁树损果!建议农户在技术员指导下规范使用,切勿盲目跟风。(辽宁日报记者 孔爱群)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