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稻蟹产业发展研讨活动是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盘锦分会场暨第五届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的活动之一。报告会上,与会专家围绕稻蟹育种、稻蟹综合种养等模式创新进行了分析,并从渔业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了稻蟹产业的发展态势,为盘锦稻蟹产业提质升级提供了专业指引。
在大洼稻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会人员参观了稻蟹共生养殖模式及中华绒螯蟹育种与养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详细听取综合种养模式中虾蟹投放比例与规格、中华绒螯蟹稻田不同混养模式的研究等项目课题的进展情况,并深入了解水稻种植、蟹稻共生、智能化养殖等情况。
“盘锦稻蟹综合种养模式走在全国前列,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贵州祥永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福青坦言,通过实地观摩进一步了解盘锦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期待将这一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至贵州,助力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水稻种植,“稻蟹共生”实现了土地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 “水稻护蟹、蟹吃虫饵、蟹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实现了生态循环发展。在整个种养过程中,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仅孕育出口感软糯的蟹田大米,更培育出肥美鲜香的河蟹,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利峰表示,盘锦稻蟹养殖模式历经二三十年实践沉淀,稻蟹、稻虾等种养产业成效显著,践行了渔农生态循环发展理念。“盘锦在‘稻蟹共生’基础上积极拓展多元品种共养,通过不同品种的搭配,更好地利用了水中营养物质和品种间的生活习性,为产业提产增效开辟了新路径。”
图片、视频由记者费嘉维摄录记者 : 费嘉维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