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乡村行 看振兴丨红松“植”入新活力 集体收获满仓金
近年来,本溪县清河城镇大力挖掘本镇特色,改变全镇发展局限,成立清河城镇红松产业联合党委,走出一条振兴发展之路。
清河城镇红松产业联合党委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党委统筹、村村联动、要素共享”的发展机制。产业发展要先打牢“地基”,党委班子以“领航破坚冰”的担当,选取自然资源优越的东阳村作为清河城镇林业改革的“先手棋”,通过采取与国有林场合作和独立自主经营模式,营林造林224亩,放活了经营权,落实了处置权,保障了收益权,确立了村集体或农户经营的主体地位,使广大农民看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共富之路。
当试点村的一片片红松林迎风而立,林下经济项目如火如荼发展时,群众的观望情绪开始消融。清河城镇红松产业联合党委趁热打铁,多措并举,一方面,由包村领导带队进组入户召开网格会议、庭院会议、“炕头”会议,邀请示范户现身说法,转变老百姓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面对存在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的老年人,积极与其子女及亲属沟通,侧面做通思想工作。通过全镇领导的共同努力,清河城镇各村集体红松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的繁荣场面。
随着“党群共同致富”活动的深入开展,清河城镇红松产业联合党委吸纳21名种植大户、企业负责人、网络带货达人担任致富骨干,根据各村实际量身定制发展路径,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共享、优劣互补”的原则,形成“七彩红松”产业格局,使原本零散的产业要素开始如齿轮般精密咬合,沉睡的绿色资源逐渐焕发新生。
清河城镇副镇长 王兴成: 2023年初,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鼓励全县发展红松产业、扶持壮大村集体的实施意见,我县开展了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全县的试点乡镇,清河城镇红松产业是试点,东阳村率先与国有清河城林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种植红松224亩,同期万利村采取自主经营的方式种植红松240亩。2024年,城西村、台后村、望城村、清河城村和东阳村与清河城镇政府合作造林1158亩。两年来,发展红松种植产业共计1622亩。随着各个村对外承包的林地陆续到期,红松产业会逐年做大做强,为村集体发展产业项目和村民致富提供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