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保供筑牢粮食安全基石。全系统供应化肥近25万吨、农药超1100吨,占全市需求的56.61%、52.12%,同比增长6.41%、11.01%,“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储备足、配送快、价格稳”的农资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法库“绿色农资”试点服务模式在全国供销系统推广。产销贯通打造城乡流通新高地。集采集配业务覆盖150家单位,实现基地直供、源头直采。发挥“三农会客厅”作用,助力销售农产品16.3万斤。科学规划“沈阳供销市集”项目,在太原街商圈打造中兴店,探索“业态多元+直供直销+城乡互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培育“红背篓”“正陆食品”等供销品牌,“盛京厚稻”“供销社的牛”入选全国供销系统品牌案例。科技赋能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建设30块示范田推广良种良法,依托“科技小院”开展增产实验,举办农资农技培训活动100余场,科技赋能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全系统开展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达186.06万亩次,流转土地1200亩建设“虾稻共生”农业绿色循环示范项目开辟农旅融合新路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破局立新。统筹做好农村再生资源网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6个标准化回收站点建设,重启报废汽车拆解业务。深化校企合作,联合研发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新增1个废旧家电联合货场,拓展13家企业合作,稳定775家公共机构回收业务。改革攻坚激发社有企业活力。创新建立“1+5+N”集团化三级管理管控模式,强化股权管理,加速向“管资本”转型,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创新考核机制,聚焦车辆、招标等关键环节制定修订4项制度。
下一步,沈阳市供销社将持续发挥联城带乡作用,以“强链、赋能、惠民”为主线,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提质扩面,完成10个基层农资网点建设;加快县域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启动沈北、辽中为农服务中心;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沈阳供销市集(南卡门路店)“城市惠农便民样板”;推进“两新”项目建设,争取项目尽快落地;深化社企改革,处置“僵尸企业”4个。(责任编辑 胡婧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