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是“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蚕桑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我市选派10名蚕桑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培训,提振信心,现场指导,推广新技术,切实抓好当前春蚕生产。
一是提振发展信心。随着复工复产的陆续推进,预计中高端消费群体对茧丝绸的需求会逐渐回升,蚕茧后端产品的销量会有所增加。我市具备生产优质茧丝的条件,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和生态效益优势。特派员通过加大宣传,协助基层分析市场行情,理清发展思路,准确科学定位,正确认识生产优质精品茧是产业发展立足之本和唯一出路。全市蚕桑行业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通过生产优质茧丝提升市场竞争力,稳定产业发展。目前,宜宾市春蚕生产已正式拉开帷幕,发种最早的高县、兴文已开始收蚁。预计全市春蚕发种量16万张左右,同比增长10%左右。
二是开展技术培训。蚕桑科技特派员采取现场指导和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就各地出现的蚕桑生产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结合生产实际,讲授速生丰产桑园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试验示范、桑树栽培管理技术、优质高产蚕茧生产技术、蚕桑机械研究进展与应用等技术要点。截至目前,共集中开展培训2次,培训业务部门农技员、龙头企业技术员、蚕桑大户等200余人次。全年将至少开展培训5次,培训基层科技特派员、农技人员、农业生产者等1000人次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