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见到穿制服的就打怵,总觉得他们冷冰冰的,没想到你们这几个同志这么接地气,还能拉个老百姓呱来,讲起农业的事头头是道”。这是即墨区灵山镇一家王姓农资店主对执法人员的说的一段话。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高新区中队进灵山镇一家农资店例行检查时,该农资店主并没有紧张或抵触,而是热情地把执法人员迎入店内,主动将自己刚进的一款新肥料让执法人员进行检查。王姓农资店主对执法人员说:“这是我刚进的一款新肥料,麻烦你们帮我把把关,看看这款肥料的标签标识符不符合规定。”经过执法人员的仔细检查,该款新肥料标签标识合格,并向他讲解了一些辨别肥料标签是否合格的知识。店主高兴地说:“太感谢你们了,以前我进肥料的时候,啥也不懂,只能听推销员的,到最后经常会被忽悠,从而购进了一些伪劣产品,不仅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还影响了我店的声誉。”由于大部分农资经营者年龄偏大,而且学历层次偏低,理解专业知识比较慢。执法人员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耐心讲解,而且还将许多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资经营者传授辨别真假农资的知识。
即墨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成立以来,着力打造一支“一懂两爱”执法干部队伍,要求执法人员对待老百姓一定要有温度的,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执法工作前置,有力地促进了农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