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水稻田里藏着一只只肥硕的鸭子,鸭子吸食叶片上的虫卵,粪便被水稻吸收,到了丰收时节,稻穗饱满,鸭子肥美。这是松江“稻鸭套养共生”的立体农业模式。随着早熟品种松江大米进入收获季,叶榭镇稻鸭米基地也迎来丰收,经采收加工后的新大米预计9月4日上市。
9月2日,在叶榭镇稻鸭米生产基地稻田里,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奏响了松江大米早熟品种开镰秋收的序曲。“相比往年,今年的稻鸭米要早上市9天。”基地负责人孙红荣介绍,因为今年高温天多,加上基地200亩农田全部施有机肥,使得今年稻鸭米的收获季小幅度提前。
稻鸭套养,绿色种植,加上早收占据“早市”,今年稻鸭米的行情更为火爆。孙红荣介绍,虽然基地中200亩稻谷第一天采收,但70%的新米已经被老客户提前订购,按照目前的行情和往年的经验,预计11月左右就能售罄。
稻鸭米市场不错,稻下鸭今年的好价格也让孙红荣喜笑颜开。往年一亩地大米加上“鸭子能够卖到5000元左右,今年因为行情好,产值将提高到7000元左右。”孙红荣说,以前一亩地收成在1800元左右,利润也就六七百元,实施稻鸭共生后,每亩地的产出翻倍,传统农业升级换代,一田多收也使农民收入节节升高。
“如今的种植肯定不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植。”孙红荣是跳出农门的大学生,曾经在国企担任过管理岗位,当年他投身于稻鸭米基地的开发可谓目光精准,提高单位亩产值的同时,也使农产品更绿色。
据了解,一田多收的立体农业,目前松江主要有稻鸭、虾稻套养共生模式。其中,稻鸭模式技术相对成熟,但因为农田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限制,需要突破农田有效防虫、除草,以及养殖等方面技术难点。
相关链接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
京ICP备05039419号 最佳浏览模式:1024*768分辨率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