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糯叽叽 十足松江味
新春佳节,事事都要图个好口彩,比如“人往高(糕)处走”“步步高(糕)升”,餐桌上摆上各种糕点,传统的年味就来了。说到松江的糕点,不得不提的就是焋糕。焋,意为装米入甑、熏蒸,在松江农村,每到年关,各家都会焋糕来庆祝一年的丰收、慰劳自己,有“年年高”的好兆头。
焋糕能成为松江新年的代表性食品有两层原因,首先焋糕外形美观可爱,而且入口软糯清香;其次,其储存保质期长,在腊月岁末制作,能保存到农历二月,或隔水蒸煮,或直接干食,仍能保持原有风味。在零食还没有那么丰富的年代,软糯香甜的焋糕是孩子们的最爱。村里哪户人家开始做焋糕了,循着炊烟信号,就有几只“小馋猫”早早地守在灶头间,只为等这刚出炉的一口甜。
焋糕选用糯米为主要原料,其他还会用到糖猪油、水豆沙、白砂糖。还有一套专用的模具,一般都是方形的蒸笼格。制作焋糕有比较繁琐的工序。先要将糯米磨成糯米粉,然后白糖化开成温热的糖水,甜度控制好;将糖水倒进糯米粉中拌匀,然后用双手将结块的糯米粉搓开,再用细筛将糯米粉过筛;将过筛的粉放入磨具当中,中间加入豆沙,豆沙也是自己熬制,甜度、浓稠度要调配到位,那种流而不淌、软而不烂的状态最合适;之后上面再撒层面粉,用竹尺刮平,再用磨具压出印记,一块一块方糕就成型了。
上笼蒸20分钟左右,满屋子弥漫着浓郁的米香,让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新鲜出炉的焋糕,软糯香甜,口感松软有弹性,比年糕易嚼,还不粘牙。手工熬制的豆沙馅微甜、不腻,若隐若现的米香在口中缠绕,清清爽爽,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