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省举办全省农民生产生活设施维修服务“明白人”示范培训班,重点讲授农民群众用水、用电、用气、用暖等设施简易维修维护知识和技术,同时安排模拟实际操作内容,让零基础学员也能快速掌握技术服务要领。特别着重强化安全课程,引导大家筑牢安全意识,避免事故发生。这不仅是授人以渔的技术传授,更是健全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安全风险源头管控的夯基之举。当一个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安全“明白人”,乡村安全堤坝便增添了最牢固的基石。
当前,我国农村正经历深刻变革,新业态、新设施不断涌现,与之相伴的安全风险亦呈现出新的复杂性。道路交通随着车辆增多而压力倍增,燃气使用普及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暗藏隐患,消防基础薄弱环节尚存,自建房安全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这些风险点多面广,单纯依靠外部监管力量常感鞭长莫及。因此,构建一套植根乡土、响应迅速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风险的源头管控与排查整治,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容忽视的底线任务。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燃气、消防、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和排查整治。我省的“明白人”培训正是破题的关键一环。它不仅是技能培训,更着眼于激活农村安全体系的“神经末梢”。这些来自本乡本土的“明白人”,熟悉邻里乡亲、了解本地实情,既是安全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风险隐患的“前哨观察员”与“首动响应者”。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敏锐察觉农家燃气罐的软管老化,能指导邻居正确堆放柴草消除火灾隐患。这种贴近性、及时性是外部力量难以替代的。通过培训,将日常维修技能与安全风险辨识、初步处置、应急报告紧密结合,相当于在基层编织起一张更为密实的“安全网”。
若要“明白人”真正发挥实效,尚需一套协同高效的组织体系作为支撑。培训班培育的“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明白人”四级联动、高效协同的农村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县级部门提供政策、资源和专业力量支持;乡镇层面承上启下,落实具体部署和协调指挥;村级组织负起主体责任,直接管理和使用好“明白人”队伍。而且,必须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确保“明白人”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上传,并得到专业力量的有效支持和处置,形成“发现—报告—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
同时,筑牢乡村安全防线,还需从源头入手,强化全域全流程的风险管控。“明白人”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事后响应,更应凸显于事前预防。比如,可协助检查农户用气安全、宣传安全知识,可协助宣传自建房安全标准、监督施工过程等等。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减少风险的产生,实现“排查整治”的常态化、长效化。
提升乡村安全治理水平,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将专业管理与乡土智慧相结合。当无数“明白人”在广袤乡村点亮安全知识的星火,必将汇聚成保障农民安宁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的磅礴力量,为乡村振兴构筑起坚固的安全屏障。(山西日报记者王秀娟)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