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瓜果飘香。8月25日清晨,临汾市襄汾县景毛乡申村的襄汾县晋丰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合作社种植的早熟苹果“鲁丽”红彤彤地挂满枝头,社员们提着篮子、挎着桶,小心翼翼地挑选、采摘,果园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不远处的襄汾县家家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000平方米的农产品分拣区、可容纳1500吨农产品的保鲜贮藏库已准备就绪,为服务果农做好了充分准备。
襄汾县是我省确定的“晋南丘陵区优质苹果生产板块”基地县之一,县域内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是多种北方水果的优势栽培区。申村水源充足,素有种植苹果的传统,早在十多年前,村里的果园面积就达10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专业村。
晋丰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随寅介绍,近年来,由于村里果树品种老化,苹果品质逐渐下降,加上每年秋季苹果集中上市,销路成了难题,收购价上不去,“有些村民无奈之下,开始砍果树”。
面对这一困境,王随寅牵头带领村民成立晋丰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伙儿抱团取暖谋发展,把重点放在品种更新和管理革新上。
“我们陆续引进‘鲁丽’‘嘎拉’等早熟品种,让苹果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负责合作社果品销售的村民王威介绍,目前村里已完成200亩果园的品种更新,其中20多亩果园已进入盛果期,苹果一采摘,就有商贩在地头收购,“根本不愁卖”。至于另一部分老品种果树结的苹果,合作社则通过冷库贮存,等待市场行情好时再出售。
王随寅表示,目前合作社生产的“晋乡红”苹果已通过农业农村部无公害苹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合作社也被认定为襄汾县苹果发展主导产业示范基地。更让村民欣喜的是,景毛乡积极引进家家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助农惠农企业,帮助大家解决了苹果保鲜、贮存、运输等方面的难题,让果农有了“待价而售”的底气。
“去年红富士刚采摘时,1斤才卖一块多钱。我们把苹果存到家家信的冷库,等到过年再卖,1斤就涨了一块钱!”社员柴彦东笑着说,别小看这一块钱的差价,合作社苹果产量大,全村1000多亩果园总产量达3000多吨,“除去早熟品种的产量,单算老品种苹果,这增收的数额可不小呢!”
家家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冷库采用微电脑控温技术,可自动开机、停机,不仅能精准调节库内温度和湿度,还能控制氧气等气体含量,使库内果蔬处于休眠状态,有效保留产品原有的品质和口感。“前几天江苏的客户来收桃子,刚好遇上大雨,多亏咱的冷库派上了大用场,不然那二十多吨桃子就得全烂了。”该公司负责人语气中满是自豪。
如今,通过更新苹果品种、引进仓储企业、完善水果生产产业链,申村这个“老果树村”的苹果种植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山西日报记者关冰 关志红)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