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治市上党区韩店街道桥沟村、苏店镇西申家庄村、南宋镇永丰村,笔直宽阔的乡间道路四通八达,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颜值尽显,休闲广场的谈笑声不绝于耳,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是上党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实干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上党区深学细悟“千万工程”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坚持因地制宜、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千万工程”在全区做实做强,着力打造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
补齐发展短板 提升幸福指数
“今年,我们村的道路进行了整改,而且一分钱都没让老百姓出,这可真是实实在在的好事。”苏店镇西申家庄村村民李翠枝的感慨,道出了“千万工程”带来的获得感。如今,西申家庄村道路整改满意度达100%,这样的“民心工程”,正遍布上党区的各个村落。
上党区将“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以振兴新区振兴村、南宋镇东掌村、苏店镇西申家庄村为示范,推动“千万工程”项目精准落地:东掌村投资700万元,修复15千米入户道路,实现“硬化路户户通”;西申家庄村完成3万多平方米小区路面修复,全民健身项目同步开工;振兴村地下供热供水、雨污分流管网铺设与道路修复全面完工,净水设备房即将投用……从出行不便到畅通无阻,从缺乏活动场所到功能完善的小广场,“千万工程”正在点滴改变着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上党区还高标准实施城乡供水、污水收处、垃圾收处等“六个一体化”工程,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范围不断扩大,“3+3+13”污水处理体系初步建立,垃圾收处转运体系运转良好。基础设施的“硬支撑”,让农村生态宜居面貌显著改善,村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2025年,上党区持续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打造5个精品示范村和32个提档升级村,累计谋划实施项目56个,推动基础设施统筹完善。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31个,其中19个项目已竣工,累计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乡村宜居底色越发鲜明。
发展特色产业 鼓起百姓“钱袋”
“千万工程”的核心在于以产业兴村、以产业富民。上党区深谙此道,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富民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走进韩店街道桥沟村果业深加工项目的罐头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灌装、杀菌、包装,一箱箱印着“桥沟印记”的罐头经质检后整装待发,将通过物流送往全国各地。“我们支村两委和河南富启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搞果业深加工,每箱能抽取1.5元提成,保底20万箱,单这一项就能让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桥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艺伟的话语里满是干劲。
近年来,桥沟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及深加工,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成为上党区推进“千万工程”以产业促振兴的缩影。
放眼全区,上党区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六品六化”发展方向,在明确各村发展定位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构建多元特色产业格局:苏店镇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大棚经济”,成片温室大棚里的蔬菜、瓜果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吸纳21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郝家庄镇白家沟村通过“集体+公司+农户”模式,探索发展樱桃种植、大棚蔬菜、生态养殖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既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荫城镇荫城村聚焦大健康产业,打造康益元大健康产业园,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数字赋能乡村 增添振兴动力
“在家门口就能体检、借阅书籍,这小屋真是太方便了!”家住南宋镇东掌村的李大爷一边从“智慧小屋”取出心仪的书籍,一边称赞道。让李大爷称赞的“智慧小屋”,是集党政管理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智能服务站,配置了自助体检一体机、书屋、政务一体机、朗读亭、快递柜、户外LED屏等设备。其中,体检服务涵盖了血压、血糖、血氧、心电图、胆固醇等20多个常规项目,为村民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成为村民生活的“好帮手”。
上党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千万工程”的关键突破口和核心驱动力,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乡村发展,让广大群众在“千万工程”推进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智慧小屋”便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
2024年,上党区在精品示范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的前提下,谋划实施了“千万工程”乡村数字赋能工程项目。该项目围绕基层治理、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通过整合全区19个职能部门110余项业务,搭建网上业务办理平台,真正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目前,上党区已在南宋镇永丰村、东掌村、振兴新区振兴村3个村,率先完成“智慧小屋”的落地投用,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接下来,上党区将在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以及更大范围内持续推进“智慧小屋”建设,不断打破城乡服务差距,把便捷的生活服务与先进的科技体验送到乡村,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为新时代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条条平坦大道通村达户,一项项惠民工程润泽心田,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这些可感可及的美丽蝶变,是上党区推进“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更是乡村振兴最具说服力的答卷。如今,上党区正以“千万工程”为笔,以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为墨,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山西农民报记者秦亮 郭雯雯)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