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对接甘肃渔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津甘两地渔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1月15日—18日,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所长张建民,协同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一行9人赴甘肃省兰州市和临夏州开展调研。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丁丰源、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等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了兰州市榆中县,榆中县是津甘东西部协作县,自2017年开始,与我市宁河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近年来该县渔业设施化养殖发展迅速。调研组深入榆中鱼乐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榆中县城关镇分豁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榆中县城关镇丁官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地考察了智能化养殖系统、循环水养殖装备以及高效节能设施的应用情况,双方就如何提高设施渔业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等产业痛点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临夏州永靖县,调研组深入考察了黄河鲤鱼原种场和永靖县雨虹水产品有限公司,重点探讨了名优土著品种的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疾病防控技术以及市场销售途径等问题,针对当地养殖户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调研组给予了现场指导与解答。
随后,调研组乘船考察了刘家峡水库,实地踏勘了抗风浪环保型网箱的养殖管理、水质监控及养殖品种等情况,探讨了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路径,也就我所即将在渤海湾开展的浅海设施化养殖交换了意见。
位于兰州市的永登县良园绿色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24年9月,天津市科技局、甘肃省科技厅共同为其挂牌,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是该站的技术合作单位。本次调研组来到工作站,听取了永登县水产工作站的汇报,针对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格小、产量低等问题积极献策,为该工作站下一步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随后,调研组走访了满城渔歌乡村振兴示范带,询问了虹鳟、金鳟、七彩鲑的销售情况,并提出该地区可以借鉴天津七里海河蟹休闲垂钓成功经验,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集群,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做大做强地方特色渔业。
之后,调研组在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甘肃省水产研究所分别开展了学术交流与东西部协作项目启动会,并就渔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分别以“天津市渔业发展现状”“杂交鲟鱼子酱品质提升的研究与应用”“西北高原地区三倍体虹鳟养殖技术的研究应用”“基于多组学的黄金鲫耐盐性机制解析”“景泰县盐碱水养殖及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甘南特色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甘肃盐碱池塘养殖生产中示范应用”“优质冷水性鱼类新品种引进及高效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和“利用盐碱池塘开展近江蛏生态健康养殖示范”为题进行了汇报。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共承担各类津甘科技合作项目33项,其中,2024年下达省部级项目11项(主持6项、参与5项)。下一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秉持“输血与造血结合、支援与合作并举”的理念,持续深化与甘肃地区的对接合作,聚焦渔业产业技术难点,围绕新品种繁养、互联网销售、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不断强化东西部协作机制,以实际行动书写天津在东西部协作中的崭新篇章,与甘肃携手共绘渔业发展新蓝图,共同发展好渔业新质生产力。(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作者: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