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既是自然生态的重要一环,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西青区张家窝镇古树名木目录中有204棵树木,其中“年龄”最大的古树是一棵800年树龄的酸枣树,此外,还有一棵350年树龄的酸枣树,两棵国槐分别为200年树龄和150年树龄,其余古树树龄均在100年以上。
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近期,张家窝镇农村工作办组织古树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对张家窝村八郎爷庙的古酸枣树,展开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抢救复壮技术措施。
记者在现场看到,技术人员在古树周围开挖复壮沟,填埋含腐殖质的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促进地下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在不影响古树生长和保证整体景观效果的情况下,对树冠内的枯枝进行修剪,降低树冠承重,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对待古树就像呵护长者,稍不留意伤了枝干、护养不当,就会损其生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每株古树的保护都需要因树施策,技术方案做得更精准精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该工作人员介绍,在保护复壮过程中还利用环保型弹性树洞修补技术对树洞及腐烂木质部进行处理,同时,采用了危害较小的低毒药剂进行复壮后养护管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诱导根系生长发育。
记者了解到,张家窝镇将持续履行古树保护责任,不断强化对古酸枣树的日常管护,传承绿色发展理念。(津云新闻记者 马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