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庭院,不仅是安居的家园,更能成为增收的宝地。八月是葫芦成熟的季节,在太平镇五星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蓬勃生长的葫芦藤蔓,不仅扮靓了美丽乡村,更牵引出一条特色庭院致富路。丰收在望的葫芦,承载着村民增收的新希望。
在五星村村民郭成青家的院子里,形态各异、青翠饱满的“八宝”葫芦已经挂满了藤架,长势非常喜人。郭成青的妻子刘凤香告诉记者,再过不久,这些葫芦就将迎来采摘季,变成增收致富的“宝葫芦”。“经过去年的庭院葫芦试种,今年我们的信心更足了,盼望着葫芦再度丰收,带来更多收益。”刘凤香说。
刘凤香的老伴儿郭成青是一名残疾人,腿脚不便,日常的农活全部落在了妻子刘凤香的肩上。当听到村里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庭院葫芦的消息后,刘风香第一个报了名。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去年种植第一年就获得大丰收。今年他们不仅扩大了葫芦的种植面积,还增加了种植品种。
“以前这院子空地也就种点菜自个儿吃,去年听村里号召种植庭院葫芦,技术有人教,销路村里也帮操心,活儿不重,还能照顾家里,特别适合我这样的家庭。”回忆起如何走上庭院葫芦的种植路,刘凤香特别感谢村委会及时地建议,“要不是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忙,真没想到房前屋后这点地方还能长出‘金疙瘩’来。今年看这长势,收入肯定比去年更强!”
记者了解到,在五星村,像郭成青家这样在自家院子里种植葫芦的村民还有20余家。不仅如此,村委会还开辟出3亩的示范田,带领村民们一起探索发展庭院经济,庭院葫芦种植成为村里的新风尚。记者了解到,过去五星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村两委为了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探索葫芦特色产业种植,带着村民们从自家庭院种起,一步一步走向特色种植的致富道路。
“我们的葫芦苗来自太平镇崔庄村的太平葫芦特色产业园,那里的葫芦种植业非常成熟,他们统一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还积极对接加工企业和文创市场,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太平镇五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村里主要种植的是中号八宝葫芦品种,葫芦苗栽种的数量比去年多了千余株,预计每亩地可结葫芦1000个左右。按照往年行情品种不同,每个葫芦平均价格在10—20元左右,除去成本,预估每亩收入可达1万元左右。
庭院方寸地,生出致富藤。五星村盘活房前屋后“巴掌地”,通过“农户分散种植+集体示范引领”的模式,将传统农家庭院变成了创收的“绿色车间”。下一步,该村将继续完善庭院葫芦种植模式,让小葫芦真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津滨网记者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