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蜿蜒、绿茵似毯,这样的风景年年都有,但对今年年初调整到日喀则市萨迦县雄麦乡曲堆村任党支部书记的平措来说,心境早已不同。
“这几十年来,乡里、村里变化最大、进步最显著的就是牧业。”平措说,小时候一直想走出的村庄,如今已变成自己割舍不下的地方。
雄麦乡位于萨迦县城西部,曾是全县最贫困的乡之一。
平措家住雄麦乡嘎布切村,距离曲堆村不到5公里。两村都以牧业为主,长期处于较为封闭且自给自足的状态。
平措告诉记者,打记事起,全村人就围着羊群忙碌。可一年下来,大家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直到国家发放草原生态补贴,才改变了“村里几乎没有额外收入”的情况。
从2017年到今年年初,平措一直在嘎布切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平措发现,家乡发展不起来,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村集体经济。为此,他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先后尝试了大棚蔬菜种植、劳务输出等项目,但成效甚微。
2019年,眼瞅着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越来越近,平措急在心里。他带领村干部立足村情实际,不断排查短板、总结经验,最终梳理出“与曲堆村联合建立养殖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
“兜兜转转一圈才发现,我们之前认为发展的‘瓶颈’,其实是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平措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因为家家户户都养羊,所以我们不缺乏有经验的牧羊人。”
“我们考察过市场,高品质羊肉尤其受欢迎。”
“我们这里盐碱地多,种粮难,但羊吃了碱性牧草,会减少羊肉膻味,有助于提高肉的品质。”
……
说干就干,两村迅速成立工作专班,逐一走访宣传,动员群众参与合作社发展。分批分层召开会议,经充分讨论酝酿,确定了绵羊入股价格、入股方式、入股期限等事宜。
同年7月,雄麦乡玉麦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功,最终入股绵羊5305只,入股草场17.24万亩,两村136户562人全部入股,设常驻放牧人员16人。
2020年3月,合作社正式运营后,坚持传统和科学饲养模式相结合,通过科学分群、科学养殖、科学繁育、科学防疫、科学出栏等方式,提高适龄母羊比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育肥出栏率。2020年至2022年,合作社累计实现收入400余万元。
“简单来说,合作社就像个‘羊银行’,群众以股份形式,把羊折价‘存在’合作社,我们每年会按入股价格,以分红形式给大家发放15%的‘利息’。”平措笑着说,几年下来,合作社不光做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还解放了劳动力,不少家庭通过外出务工,多渠道增收致富,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