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24万余亩芒果陆续进入采摘期,各种早、中熟芒果大量上市,漫山遍野的果实挂满枝头,优质的芒果通过各种途径走向全国各地。
“我家种了20亩芒果,近期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5元,只要天放晴,一天能卖1吨左右。”走进甘庄街道侨乡芒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果农李晓云正忙着在各个档口询价。她告诉记者,芒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不仅给果农提供了宽敞的交易场地,还方便大家比价售卖。
近年来,为拓宽芒果销路,甘庄街道通过一系列举措助农增收,并按照党建引领、村企抱团、合作共赢的思路,与13个村(社区)共同建立侨乡芒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位于干坝社区,于今年6月初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配有水果清洗、选果、分拣、打包等设备。
在西拉河村,为了搭建收购商与当地果农的交易平台,村委会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成立了西拉河村果蔬交易市场,辐射周边村寨,以场地出租的形式,为果农与收购商提供便利,方便集中销售。
“芒果大量上市以来,每天都能走电商销售渠道发货,每天运走70多件,省外占多数,金凤凰小果最好卖。”果农马碧奎介绍,在甘庄社区,部分果农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电商培育,掌握了直播销售、社交媒体销售等电商销售技能,让芒果等农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部分果农还搭建了信息共享平台,相互补货、合作共赢。
2023年,元江县芒果种植面积24万亩、产量24万吨,农业产值13亿元,成为全国芒果优势产区之一,是云南省芒果种植加工第二大县。甘庄街道芒果种植面积达13.7万亩,是元江县芒果主产区,芒果产业成为当地覆盖面最广的富民产业。甘庄街道在抓好种植基地建设、优化品种、提高品质的同时,不断助推芒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努力延伸乡村振兴产业链,通过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电商销售等方式有效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作者:李苏榕 刘政佳 方璐)
永德县 香椿销路畅
6月初,正是四季红油香椿大田移栽的黄金期。走进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蚂蝗箐村,农户们正在香椿地挖坑、栽苗、浇水、种植,各环节井然有序。
“以前我们只觉得香椿是一种很好吃的野菜,这几年却变成了家家户户的‘摇钱树’。”大雪山乡蚂蝗箐村大旧地组种植户宋真发说。2023年,宋真发在闲置地块种了10亩四季红油香椿,当年亩产值达3500元以上,为家庭经济增收3.5万余元。尝到甜头后,今年他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再新增50余亩。
四季红油香椿营养丰富,可烹饪成多种佳肴,通过深加工,可制成香椿粉、香椿酱、香椿饼等一系列产品,还可提取黄酮素,用于医药、美容护肤品行业,是食药一体的作物,且生命旺盛易成活,房前屋后、庭院、廊道均可种植。
“我们村去年种了四季红油香椿204亩,每公斤平均单价65元,产值近46万元,充分调动了群众种植积极性。今年计划新种植800多亩,预计今后每年至少能增加村民经济收入288万元,有效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以上,受益人口568人以上。”蚂蝗箐村党支部书记罗春雷高兴地介绍。
“随着国内四季红油香椿市场消费者的不断增加,永德县结合实际,引进种植四季红油香椿,积极探索‘党组织+公司+种植户’的运作模式,于2023年初引进云南四季香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四季红油香椿发展作为示范引领产业,引领引导群众参与到特色产业发展中来。”永德县地方产业服务中心鲁有军介绍。(作者:吴沛钊 段开鲜 杨代富)
丽江市 桑蚕双丰收
“我家有3亩桑地,第一季养了1张半蚕,卖了5000多元,第二季能养3张半蚕,大概有1万元钱的收入,桑果的收入1年有2万元左右。”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船房乡蚕桑养殖户彭国辉说。近年来,丽江市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织出致富新“丝”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到华坪县船房乡华荣村,漫山遍野的桑树染绿了田间山头。蚕房里,蚕农正在喂养二季蚕,将采收来的新鲜桑叶切碎撒在蚕身上,幼蚕不断啃食桑叶享用着美味。村民告诉记者,眼下正是二季蚕养殖期,蚕茧即将进入结茧售卖阶段。
蚕桑产业是华坪县船房乡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村民通过销售桑葚及蚕茧,一季度实现了蚕桑双丰收。今年船房乡一季蚕卖出20吨,产值136万元,桑葚产值2400万元。
初夏时节,正是春蚕生长的关键时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头白族乡四华村村民杨丽蓉家的蚕桑养殖房内,摆放有序的蚕床上蚕宝宝正在啃食着桑叶,不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一条条白白胖胖的蚕宝宝甚是可爱。
杨丽蓉家养蚕已经六七年了,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新建了智能蚕房,实现更好控温,提高春蚕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养殖环境更加干净,管理上也更加方便省力。目前,杨丽蓉家种植蚕桑20多亩,去年光养蚕的收入就有8万多元。
看到杨丽蓉家养蚕收益较高,周围邻居和同村群众在村委会的鼓励下,也逐渐发展起桑蚕产业。石头乡四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凤全介绍,目前,石头乡四华村委会群众共种植蚕桑120多亩,有养殖户12户,种桑养蚕逐渐成为全村一项稳定致富产业。
下一步,当地将继续做好群众养殖技术提升服务工作,加大惠农政策宣传,积极主动与蚕茧收购商建立供需对接机制,为群众牵线搭桥,确保蚕茧销路稳定的同时发展蚕桑产业精深加工,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振兴。(作者:李铁成 黄庭芳 贺翔)
宾川县 葡萄佳品多
6月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果香四溢,品种繁多的应季水果接连上市。价格昂贵的“妮娜皇后”葡萄也陆续成熟上市,成为人们夏日消暑、清凉盛宴的佳品,也为果农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6月3日,记者来到金牛镇江干村委会新村村民李家鹏家的葡萄种植园,阳光下一串串沉甸甸的“妮娜皇后”葡萄挂满枝头,颗粒饱满,色泽红润,犹如红宝石般诱人。
葡萄藤下,李家鹏正忙着采摘成熟的“妮娜皇后”葡萄。“我家一共种了3.5亩,价格是每公斤160元,葡萄上色好,品质好的情况下一亩可以卖到10万元左右,保守估计今年能卖30万元。”李家鹏笑呵呵地说。
李家鹏已经种植“妮娜皇后”葡萄3年,宾川气候资源优势突出,加上促早技术成熟,他家的葡萄上市时间比以往提前了两周左右,不愁销路。在李家鹏家的葡萄种植园旁,云南村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临时搭起了葡萄打包点,将新鲜采摘下来的“妮娜皇后”葡萄进行打包装箱,运回公司,并通过电商销售,当天采当天发,新鲜的葡萄第二天就能送到消费者手中。
由于种植技术成熟,宾川今年的“妮娜皇后”葡萄比往年提早了15天左右,而且果粒大、口感好,非常受市场欢迎。“现在订单每天可以达到80单左右。”云南村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苏武介绍。
宾川县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8.22万亩,已基本形成以“红提”“克瑞森”“阳光玫瑰”为主,“夏黑”“优无核”“妮娜皇后”等品种为辅的葡萄产业发展格局。(作者:秦蒙琳 杨金蕾 白乘仲)
隆阳区 蓝莓品质优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蓝莓已进入采摘尾期,连日来,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蓝莓经过采摘、分选、包装和冷链物流后,最终直达国内一线城市。
产业园内,浓郁的果香弥漫在空气中,近100名工人正在进行采摘、装箱和修剪工作。家住杨柳乡联合村的吴转秀在这里负责地块的日常管理,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她感到非常满意。
“在这里工作离家近,挣到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和孩子。只要我们按时工作,绩效每个月都有,要是遇上采摘季,也会有补贴,这样算下来,我每个月可以拿到六七千元。公司还会定期培训果树的病虫害防治知识,以及怎样采摘和修剪果树。我们钱也拿到了,知识也学到了,真是一举两得。”吴转秀开心地说道。
此轮采摘结束后,从今年12月开始,蓝莓将进入新一轮采摘,可持续至明年6月初,每天的采摘量平均可达9吨。全链条先进的管理和冷链物流,让蓝莓实现每年7个月不间断的新鲜供应。
云南旺悦莓农业有限公司杨柳乡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副场长吴彬介绍:“产业园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这样能保证每一个基质盆里面的灌溉量能够精确到毫升。这里还有一个加工中心,从采摘到进入加工中心只需20分钟。低温环境下包装和冷链物流运输,能保证采摘下来的蓝莓以最佳品质送到消费者手里。”
园区的发展,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又为周边群众带来大量就业机会,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问题。联合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祁顺发说:“园区土地以前流转土地每亩400元,现在变成每亩800元。村里还成立了劳务公司帮园区招工,每年招工200人左右,整个乡500人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30多万元。”
杨柳乡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杨柳乡联合村,占地778亩,总建设面积52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项目于2023年4月建成,2023年12月投产,打造集蓝莓种苗研发、种植及果品分级包装、冷藏配送、食品加工、品牌与营销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截至目前,产业园的蓝莓总产量580余吨,实现总产值7000余万元。(作者:李建国 杨雅楠)
永仁县 土豆收成好
近期,家住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永定镇店子新村的村民高林种植的土豆迎来了丰收。伴随着机械轰鸣,土豆收获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一个个外观饱满、色泽鲜亮、个头匀称的土豆从地里翻滚而出,铺满地垄,看着一袋袋土豆,农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高林告诉记者:“我家今年种了3.4亩洋芋,每亩产量在3000公斤左右,今年总共收了11吨,按照今年的收购价算,收入是2.2万元左右,收成还可以。洋芋收完我们就准备种水稻了,种洋芋的地拿来种水稻效果很好,肥力好,病虫害也少。”
永定镇店子新村村民小组是永仁县冬早土豆集中种植区域,种植冬早土豆成了农户们增收创收的“法宝”。永仁县永定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文开福说:“店子新村的土壤是沙壤土,种植洋芋产量高、品质好、商品率比较高,所以我们就积极动员农户种植洋芋。”
今年,永仁县通过推广“土豆+水稻”“土豆+玉米”等水旱轮作、粮经协同种植模式,发展冬早土豆种植2065亩,预计可实现产量5700余吨、产值1100多万元,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文开福表示:“我们将积极推动店子新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积极配套水利设施,进一步扩大洋芋种植面积,促进洋芋产业发展。”(作者:段晓宇 姚竣姗 李维林)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