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保山腾冲市新华乡龙井山村的直播基地,各式各样的朽木盆景映入眼帘。“我们的直播间都是一木一景、一物一拍,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产品,但有同等质量的高品质售后。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款盆景,朽木形状陡峭,绿植鲜活、青苔幽绿,放在室内室外都非常适宜……”基地负责人栾根市在直播间耐心地介绍着盆景产品,同样在直播的,还有新华乡的几个年轻主播。
近年来,新华乡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枯木盆景”为支点,通过引进专业直播人才、培育本土力量、带动村民就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价值转化+乡村人才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在新华乡,曾被视作“废料”的枯木,如今在匠人手中焕发新生,化身姿态万千的盆景艺术品;曾鲜为人知的乡土技艺,借由电商直播的东风,走出深山、走向全国。
立足资源:让“朽木”成“宝贝” 激活乡土禀赋
新华乡山林资源丰富,林间自然枯落的树木、树根形态各异,带着岁月雕琢的独特肌理。过去,这些枯木多被焚烧或丢弃,如今却成了发展特色产业的“黄金原料”。乡政府工作人员和栾根市在调研中发现,枯木盆景兼具“自然野趣”与“艺术价值”,契合当下都市人追求“禅意美学”的需求。于是,新华乡决定因地制宜,将“枯木变盆景”作为特色产业突破口,既实现了林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又打响了“新华枯木盆景”的生态品牌。
引才育才:从“外引”到“内生” 筑牢产业根基
产业要起步,人才是关键。新华乡首先瞄准电商直播赛道,通过“乡情招商+政策扶持”,引进栾根市及他的直播团队,引进人才的同时也注重“本土造血”,由栾根市开展技艺培训,累计培训村民50余人次,培养出10名掌握“枯木造型、苔藓养护”等核心技艺的本地手艺人;联合引进直播团队,开设“乡土主播训练营”,从镜头表达、产品讲解到订单处理,手把手教学,让10余名村民从“面朝黄土”的农民,变成“面对镜头”的主播。
就业增收: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 带动共同富裕
随着直播订单的增多,新华乡准备成立“枯木盆景专业合作社”,形成“直播团队接单+合作社派单+村民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产业品牌,进一步帮助群众增收。目前,直播基地已吸纳5名具有成熟直播运营经验的专业人才在基地长期合作直播,搭建起“新华盆景”直播矩阵。造景、打包、朽木处理工人20余人,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村民封大姐便是其中一员,她在基地负责造景工作,兴奋地说道:“以前为了照顾好老人孩子,只能在家种田,现在不仅能种田,还能多出来3000元左右的打工收入,我们全家心里都很高兴!”
“目前我们的朽木盆景电商经济已经初显效益,接下来,新华乡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电商直播 ’模式,丰富产品数量、提升产品质量,探索校企联合模式引进人才研发新产品,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发展链进一步吸纳附近村民就业,让更多乡土好物走出大山,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新华乡党委书记向记者介绍。
如今走进新华乡,直播间里主播们热情讲解,工作室里匠人专注“雕琢”,操作间里工人耐心清理,打包间里村民忙着打包发货——曾经的“朽木经济”,如今成了新华乡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枯木在时光里腐朽,却在新华乡的产业振兴中,开出了惊艳的“希望之花”。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